客觀的講,北匈奴的單于亦邪耳雖然在江明這里吃了大虧,但他確實也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他認為,在戰爭中,將士的勇猛,武器鎧甲的精良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東西,卻是軍隊的紀律。
很多人忽視這一點
認為打仗,就是靈活運用的殺人技巧,弄死對方就行了,根本不用在乎那些所謂的紀律細節:像什么帳篷要搭建整齊,兵器要如何拿,擺放到位,一絲一毫也不能有差池,就連晚上睡覺的時候,都要保持一個睡姿
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花架子,給人看的,并沒有什么實際作用。
但真實的情況是,它的作用要比任何先進的戰法都重要!
兩軍交戰,所有的士兵都聽指揮,這是軍隊獲勝的重中之重!
如果將帥的命令不能嚴格執行,就算是兵圣來了也白扯!
所以,看似一些無用功的紀律要求,其實也是在潛移默化中訓練士兵們的服從性!
這個東西,是一個心理學的范疇!
客觀的講,把被子疊整齊,踢正步要一個標準的角度,對于殺人技巧來說,確實沒有直接的用!
但如果,把這些細節都做好了,讓士兵們形成心理慣性,那么到了戰場上,他們就會像螺絲釘一樣,嚴絲合縫的執行將帥的軍事指揮命令!
如此這般所爆發的戰斗力,絕對殺一兩個人的技巧有多巧妙,單兵戰斗力有多強這么簡單了!
在都是冷兵器時代的大環境了。
誰擁有最強悍的紀律性,誰就有了取勝的根基!
再配合上合適的戰法,這個部隊幾乎無人可以取勝!
北匈奴的單于亦邪耳,二十年磨一劍,才把北匈奴的軍隊訓練的如此強悍,結果他遇到了這個時代的bug江明,幾乎一役就把自己的老底兒給賠光了!
他跟江明斗不過,但是帶著部眾向西遷徙后,吊打西域的那些國家,則是像砍瓜切菜一樣,直接以屠殺的模式橫推了過去
亦邪耳還有20萬的軍隊,直接消滅了西域乃至中亞六十多個國家,擁有了一大片廣袤的國土。
三年的時間,儼然又發展成了一個強悍的帝國!
包括波斯,都被亦邪耳給擊敗,向匈奴人俯首稱臣!
就在亦邪耳準備繼續向西,跟更西邊的歐洲國家一較高低的時候,北匈奴的內部發生了一場宮廷政變。
亦邪耳的兒子們,在大鮮卑山戰役中,全都被江明給消滅了。
他自己也被江明一箭射掉了命根子,喪失了生育能力。
雖然一路向西,仿佛又恢復了北匈奴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