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當布魯克斯主教練將凱文杜蘭特和雷阿倫同時留在場上時,新奧爾良傳奇龍隊的這套輪換陣容瞬間就不那么香了。
無論是丹尼格林還是克里斯韋伯,與凱文杜蘭特對位時都幾乎等于白給。
于是在被凱文杜蘭特接連打進三球后,蔡明終于無法忍受這種單方面的暴虐,用保羅喬治換下了丹尼格林。
當看到保羅喬治上場后,不知道是布魯克斯主教練有意為之,還是原本的戰術輪換安排,雷霆隊在打了一個回合后,立刻又將凱文杜蘭特替換下場,將德里克羅斯和布雷克格里芬重新放到了場上。
如此一來,雷霆隊幾乎是把除了凱文杜蘭特以外的首發球員全部都放到了場上,為了不讓分數繼續被擴大,蔡明只能再次將大姚等人放到了場上。
這就是到了季后賽,球星多的好處,不僅僅是明面上陣容上的實力體現,更是深層次球隊戰術上的心理優勢。
這也是為什么當0708賽季凱文加內特、保羅皮爾斯、雷阿倫組成綠軍三巨頭后,即便是波士頓凱爾特人隊有價值、有能力的球員都已經被交易光了,但他們在組建三巨頭之后,還是被業內一直看好能夠奪冠的原因。
也是當勒布朗詹姆斯宣布將天賦帶到已經擁有了德維恩韋德和克里斯波什的邁阿密熱火隊時,沒有人會去質疑這支球隊其他球員的實力,甚至就已經覺得邁阿密熱火隊毫無疑問會拿到總冠軍了,就是因為球星太多的原因。
有了比其他球隊多的球星,你可以在漫長的四節比賽中,時刻保持著有球星在場坐鎮,如此一來便等于占據了絕對的主動權。
無論對方的輪換陣容如何強大,有球星坐鎮的陣容就相當于有穩定的得分點,無論從實際得分能力出發還是戰術意義上都有著極大的優勢。
于是,不再掉以輕心,在球星人數上占據絕對優勢的雷霆隊三節比賽戰罷,以88:80,領先著將近十分的優勢,進入到了第四節比賽。
這一次,雷霆隊全隊從主教練到球員,沒有人在輕敵,所以第四節比賽一上來,德里克羅斯和凱文杜蘭特便吹響了全力進攻的號角,沒有再給新奧爾良傳奇龍隊任何機會,直接將領先優勢持續到了最后。
“嗶!”
隨著主裁判吹響全場比賽結束的哨音,兩隊的比分最終被定格在了116:111,客場作戰的俄克拉荷馬城雷霆隊最終以5分之差戰勝了新奧爾良傳奇龍隊,一雪前恥的同時,也將西部決賽的大比分扳成了1:1平。
凱文杜蘭特全場比賽出戰38分鐘,砍下33分,6個籃板,以及3次助攻的優異表現,成為了本場比賽當之無愧的mVp。
德里克羅斯則在得到26分的同時,送出了12次助攻,極為盡責的履行著球隊大腦的角色,在自己進攻同時也幫助隊友創造了不少得分的機會。
雷阿倫得到22分,布雷克格里芬砍下20分,12個籃板的兩雙數據。
雷霆隊本場比賽4人得分上20,創造了NbA歷史記錄,成為NbA歷史上第一支在分區決賽中,出現一支球隊四人得分超過20分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