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一個瘦馬為平妻,不管是當年還是如今,都免不了會被人恥笑。
所以不用曲華年說什么,溫家那兩位自認雖寒門,卻也是清流之家的二老已經跳了出去,堅決反對。
但溫賡像是被鬼迷了心竅,為了娶江氏,在大雨里跪求了一天一夜。
溫家二老又氣又心疼。
最后實在拗不過他,又擔心曲華年會因此事去找娘家告狀,害怕攝政王府收拾溫賡,便忍著心疼讓人痛打了兒子二十大棍,然后腆著老臉去曲華年那兒替兒子賠不是。
苦肉計罷了。
曲華年自然看得出來。
但溫家二老手段挺高明,用軟刀子逼她就范,若她不識好歹,敢將懷有身孕的江氏趕走,不但會落下個善妒的名聲。
恐怕日后,少不了還會給她扣上一頂大不孝的帽子。
曲華年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名聲,但她是攝政王府出來的姑娘,為了曲家小一輩姑娘們的聲譽,善妒不孝的名聲她不敢背。
所以她妥協了。
卻只妥協了一半,江氏要么為妾,要么她和溫賡和離。
溫賡腦子有疾,鬧得人盡皆知地喜歡江氏,轉過頭卻又舍不得放手正妻,打死也不同意和離。
最后江氏只當了個妾。
而江氏入府第二個月,曲華年用過晚膳后便開始發動。
也不知是不是巧了,還差大半個月才發動的江氏,竟也在那天發動。
當時兩人都有些難產的跡象,大夫卻只有一位。
溫家不敢不顧曲華年,可江氏肚子里的孩子也是溫賡的,他們更是不能不管。
于是溫母就讓人把江氏抬到了正院,放在了曲華年隔壁生產,這樣大夫也不用跑前跑后浪費時間。
經過一晚上的折騰,天亮之時,兩人都平安生下了孩子。
兩個女孩,剛出生長得都差不多。
曲華年當時累得昏厥了過去。
江氏體魄強壯些,非但沒暈,還趁機收買了溫家提前準備的乳母,也就是現在的吳嬸,讓她給兩個孩子喂奶時,把她的孩子和曲華年的換掉。
而她調換孩子的目的。
是因為不想自己的女兒,日后像自己一樣低人一等,只能當個庶出女,日后就算想要高嫁,也只有給人當繼室或偏房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