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線索指向敦郡王,太子已對他產生了深深的戒備。
之所以同意安親王的提議,太子也是想讓敦郡王站在明處,好能看得更加仔細一些。
不過以太子對敦郡王的了解,他絕對不會老老實實的承擔背鍋的重任。
“太子哥哥,皇城內的宗室成員,無不呼奴使仆,至少有半數的府邸,都有百姓的冤魂。”
平郡王的語速依舊極為緩慢。
太子聽得極為認真,沒有開口打斷。
“敦郡王查出的這幾家,暫時看來,沒有排除異己的跡象。不過這幾家都與勛貴聯姻,而且關系極為密切。”
找準了方向,平郡王便略微加快了語速。
太子依舊沒有打斷平郡王的思路。
“這幾日,已陸續有勛貴找到臣弟,詢問案情。”
說完后,平郡王已是眉頭緊鎖。
睿親王是睿智的,同樣眉頭緊鎖。
“案件移交給順天府辦理,那些勛貴為何要找到你這里來?”太子倒是神色如常。
“張府尹兇名赫赫,如今誰敢登門?”
平郡王突然覺得自己的好人緣,似乎也不完全都是好事。
“三弟,恐怕沒那么簡單。”睿親王的聲音在一旁響起。
太子轉頭,視線落在了睿親王的身上。
“這天下,誰不清楚你與太子哥哥的關系,那些勛貴來找你,應該是在暗示太子哥哥,他們清楚這背后到底是誰在掌控。”睿親王的眼中閃過了一抹憂色。
文華殿十余年的苦讀,讓睿親王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個人的力量再強大,也無法輕易分取既得利益者的糕點。
除非,那人的身后,有另一集團的支持。
太子的地位足夠尊貴,不過只有那些世襲罔替的勛貴,才算他真正的支持者。
而且這些與國同休的勛貴,本身也是勛貴集團的一員。
換句話說,太子是在用一個人的力量,去挑戰一個龐然大物。
“這就說得通了!”太子輕聲笑了起來。
敦郡王,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見太子神情輕松,兩位王爺都面露不解。
“找你打探的那些勛貴,誰的地位最高?”太子的視線又轉移到平郡王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