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次輔,文官集團的二號人物,是權力核心圈層的大佬之一。
劉學士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名字,會排在鄭學士的前面。
興奮?
那是自然!
十年苦讀,又在宦海搏殺數十年,這才成為象牙塔尖的人物。
淡泊名利?
除非是腦袋被驢踢過,才會認為這種層級的大佬,會在面對權力時無動于衷。
禮部尚書是皇帝的人,至于刑部么——
上一任刑部尚書姓武,是杜學士的人,剛剛被免的尚書姓蘇,不知是走了哪一位學士的門路。
反正——不會是劉學士!
所以劉學士這兩年是空有學士的頭銜。
盡管戶部尚書已經改頭換面,徹底倒向了皇帝,吏部又有睿親王坐鎮,可劉學士還有次輔光環的加持,想要施展抱負,比以前要容易許多。
于是,劉學士一改往日的低調,開始過問起兩部的事務。
同樣迅速進入狀態的,還有鐵學士。
他原本就是兵部的侍郎,對兵部的運作極為熟悉,工部尚書又是皇帝的親舅舅,鐵學士的介入,比劉學士要順利許多。
他沒有忘記皇帝的叮囑,將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兵部。
一份份卷宗從錦衣衛送來,堆滿了鐵學士的案頭。
里面記載的,是兵部員外郎以上官員的簡介。
誰是誰的人,誰與誰又結成了同盟,等到錦衣衛將卷宗收回,鐵學士已徹底弄清楚兵部那無比復雜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