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自行車的制造同樣要耗費鋼材,相比于前世鋁合金甚至碳纖維質地,鋼鐵架構的自行車有著比之前者更為沉重的份量,每輛沒個二十多公斤拿不下來。
而針對大體格人士的特制版怕是四十公斤都打不住。
此外,不同于可直接由車間代工的自行車,肥皂的制造也需要一條額外化工生產線,這又是一筆開支,
都是原料和錢。
想要在近乎一窮二白的領地上發展工商業,談何容易啊?
一步步來吧,法師心里嘆口氣,面色平靜的開口:
“如果要實現預定中的生產計劃,起碼還需要五十噸左右的鐵礦石,不然都是空談。”
會場一片寂靜,方才還興致勃勃憧憬未來的小伙伴們都被這個數目給驚著了,好一陣子才有人發聲。
“老大,目前每噸鐵礦石的價位都在三百金上下浮動,五十噸這…”
勞倫斯沒往下說,但任誰都能聽出他語氣中的難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難為。
張老爺不是那種死摳著金幣不肯松手的葛朗臺老龍,既然是大膽放權,他所給予幾位管事人員的信任與支持也是十分充沛。
從法師的私人金庫中,近七千金的撥款額度被劃到領地建設項目名下,交由南茜、勞倫斯、凱根三人共同監管使用。
他們倒也沒辜負這份信任,在領地基建和農業發展階段的事項上算是盡職盡責,不能說每一個銅板都物盡其用,卻也沒什么紕漏。
定期的賬目核算中,除卻偶爾入目的那幾筆所謂無冬城差旅費有點可疑之外,張老爺并沒發現其余偏差錯漏。
嗯,差旅費?夜宿月石面具?
他奶奶的,可真講究啊!
心下付之一笑的法師沒有過于計較,這幾個錢權當福利了,勞倫斯這廝倒也知分寸,沒敢隱瞞什么。
一個多季度的花銷下來,領地的公帳上還剩余四千多金,
三千多金的花費對比起如今領地上天翻地覆的變化,聳立的土樓與開辟的良田、水渠、磨坊等等新事物來說當真劃算的很。
然而領地上的這筆看似豐厚的財政結余在領主老爺的好胃口面前又算不得什么了,五十噸礦石是個什么概念?
當初那西凱礦場,一個季度的鐵礦產量也才八十噸左右。
好家伙,老大前后兩趟把一個鐵礦全季度的出產都搜刮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