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已經有不少人回頭看,何苗強行抑住自已還想亂蹦的腿,緊盯著好友,“你怎么樣?”
蘇夏想了想,唇角彎彎,“已經在糾結第一頓吃烤鴨還是涮羊肉了?!?/p>
“糾結啥啊,”何苗鼻尖還紅著,卻也跟著她一起笑,“分上半場下半場得了?!?/p>
“十八歲的青春女大,什么都吃得下。”
-
對于絕大多數這片土地上長大的人來說,清北更像是一個符號,一枚遠超出大學本身的無上勛章。
即便是上輩子的蘇夏,也在不少人物訪談中看過。
許多精英人到中年事業有成,仍覺得自已前半生最榮耀的時刻,不是拿什么大獎,也不是納斯達克敲鐘上市,而是在考上清北的那個暑假。
這種直上青云的眩暈感,蘇夏終于在這個夏天L驗了一次。
沉靜和松弛會讓人進入心流。
就連蘇夏自已都沒想過,高中三年以來最好的成績,居然會出現在高考這一天。
她的總分是652。
今年清大江省理科投檔線691。
何止是夠了,甚至還有了專業選擇的余地,不再是只要進清大什么都行,只能默默等待調劑。
四班前腳剛被全校通報,晚自習時間集L看電影,又因為好到不像平行班的錄取結果,讓丁老師戴了一次大紅花——
且不論其他重本,只是兩個清大,就夠丁老師吹到退休了。
蘇小娟則更夸張。
五星級酒店的謝師宴開完,還沒過夠天才媽媽癮。
因為不想回老家村里讓慈善,干脆把流水席設在了公司和幾個廠區里,食堂打卡機停機三天,連來公司送快遞的小哥都能領一包點心走。
就差直接拉橫幅,直逼得數年不聯系的舊客戶都知道了蘇總女兒考上清大,這才罷休。
許是因為特長生考試那次的陰影,開學前幾天,蘇小娟執意要送蘇夏去京市。
臨行前夜,幾個大行李箱鋪開一地。
看著蘇小娟將各種長度厚度的新裙子疊好,包包首飾裝袋,蘇夏跟屁蟲似地黏在她身后,把東西一件件重新往外掏。
她簡直哭笑不得,“媽媽,我開學要讀法學系,不是去選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