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后者也不錯,眼下那些歐洲的君主們,紛紛成立東印度公司,拼命造船,不也是利益熏心嗎?
于是張靜一道:“臣一定不負陛下所望?!?/p>
“只是這北霸天兇殘,張卿在天津衛(wèi),一定不要受對方鼓動,談是要談,誠意也可拿出來,卻要小心為上?!?/p>
張靜一便道:“是。不錯,臣畢竟水平不高,我既為欽命的正使,卻還需有個副使才好。”
“副使?”天啟皇帝詫異地看著張靜一:“什么人為好?”
張靜一便道:“吏部郎中張光前,才高八斗,很有韜略,且伶牙俐齒,若是他肯為副,隨臣去一趟天津衛(wèi),臣便可放心了?!?/p>
天啟皇帝看了一眼魏忠賢。
魏忠賢面無表情,沒有給什么回應。
天啟皇帝便道:“好,就如此吧,朕會下旨,你趕緊收拾一番,早些成行。”
張靜一便行了禮:“遵旨?!?/p>
……
這一趟差事,其實只是初步的洽談而已,所以某種程度而言,更多的是旅游觀光的性質(zhì)。
當然,這其實已在京城里惹來了軒然大波了,百官對于陛下一心要招撫海賊,很有疑慮,借此抨擊者也是多不勝數(shù)。
可惜天啟皇帝這一次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誰攔著朕發(fā)財,便干掉誰。
又命魏忠賢派出緹騎,監(jiān)視百官舉動,這一下子……態(tài)度不言自明。
大明的百官們有一點好,那就是沒有危險的事,他們大抵可以破口大罵,能逞口舌之快個三天三夜也可以不帶停。
唯獨大家察覺到事不對了,雖也陰陽怪氣,卻就不敢那般激烈了。
被廷杖而死,往往都是屬于玩脫了的。
張靜一隨即啟程,趕往天津。
他帶了一些隨從,由王程帶著十幾個錦衣衛(wèi)緹騎,還有送到。
read3();看小說,630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