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人啊。
說送就送。
也難怪內閣這邊親自來報信。
哪怕是兵部尚書崔呈秀也急了。
其實他倒是好意。
若是張靜一將這些俘虜統統都放走,到時候少不得有人事后要追究,真以為那些死纏爛打的御史們是好招惹的嗎?
只要抓住了這個錯處,無論你有天大的功勞,他們也能進行無數次的攻訐!
到時候,這個污點,遲早可能會被秋后算賬的。
這等事,像崔呈秀這樣的人,見得多了,大明兩百五十年,立下赫赫功勞的人何其多也,可只要一著不慎,便是身死族滅的下場。
因為……你總會有污點,總能被人抓住,而這種污點不斷被人擴大,直到全天下人都開始傳起這樣的流言蜚語,那么,你張靜一便是跳進黃河也洗不干凈了。
所以崔呈秀趕緊來奏,就是有希望陛下下旨,攔下那隊使節的意思。
只要將俘虜攔住,帶回來,明正典刑,傳首九邊,那么,這事兒也就過去了。
天啟皇帝此時顯得很訝異,他不覺得張靜一是這樣善良的人,這些建奴俘虜,他都交由張靜一處置,這也證明了他對張靜一的信任。
只是……張靜一這樣做,倒頗有幾分不曉好歹了。
天啟皇帝此時不免又想起自己的銀子沒了,免不得罵幾句:“朕不饒他。”
口里這樣說,卻還是盼著張靜一能給出一個合理的交代。
過了半個時辰之后,張靜一便入宮覲見。
他朝天啟皇帝行了個禮,隨即道:“陛下……好像臉色有些憔悴,不知是誰惹怒了陛下?”
天啟皇帝心里忍不住想罵,朕想到那些股票,是一宿未睡,為了遼餉的事,擔心了一夜,你現在倒是好意思說這樣的話。
此時,可謂是新賬舊賬都在眼前了,天啟皇帝便皺眉道:“朕聽說,你將俘虜們都放了?”
“是。”張靜一很認真的回答。
這一下子,一旁的黃立極和孫承宗面面相覷,都露出憂心忡忡之色。
崔呈秀則是急了:“好端端的,怎么就放人了呢?這可是四百建奴人啊!一旦放虎歸山,便要貽害無窮。何況讓建奴使者帶回遼東……這……難道張千戶不擔心有人狀告張千戶私通建奴嗎?”
張靜一倒是很直接地道:“我若私通建奴,那么這天底下,還有誰不私通建奴?”
這話還是很有底氣的,你可以懷疑別人,但是想要懷疑我張靜一,這未免玩笑開大了。
張靜一隨即看向天啟皇帝,表情肅然地道:“不錯,臣是這樣做了,不過臣這樣做,正是因為……體會到了陛下與建奴人勢不兩立的深意,所以才敢如此。”
天啟皇帝不免面帶狐疑,道:“朕的深意?”
張靜一不慌不忙地道:“陛下當著使者的面,誅殺阿敏的那一刻起,臣就知道,陛下與建奴已是不共戴天,絕無任何媾和的可能了,既然不和,那便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