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極和孫承宗對視一眼,隨即,黃立極正色道:“臣與內閣諸公,拿出了一個應對的策略,還請陛下過目。”
黃立極說著,取出了一份奏疏,畢恭畢敬地送到天啟皇帝的手里。
天啟皇帝低頭看這奏疏,顯然,黃立極和孫承宗是花費了不少功夫的。
可看過之后,天啟皇帝忍不住大笑:“哈哈哈……哈哈哈……方法倒是不錯,這十九條,條條都有道理,可惜,只可惜了,可惜朝廷沒有錢糧,只要有足夠的錢糧,倒不失為善策。”
這笑聲,帶著無力和悲愴。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
里頭的策略確實都很有頭腦,絕不是拍腦子就可以辦成的。
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它要錢,還要糧……
可朕現在缺的就是錢糧啊,朕沒有錢糧,還賑個什么災?
黃立極不禁苦笑,哭喪著臉道:“陛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只是……臣等……臣等……哎,從今日開始,臣以為,從臣開始,在這饑饉大災之年,俸祿該當減半,也好與朝廷共度時艱。”
“哎……”天啟皇帝長嘆一聲。
這個時候,他知道怪不得黃立極,于是搖搖頭道:“也只能如此了,朕的宮中也全數減半吧。”
除了提倡節儉,確實也沒有辦法了。
黃立極與孫承宗告退。
出了西苑,黃立極苦笑著對孫承宗道:“孫公,你看九千歲能解決問題嗎?”
似乎……也只能寄托在魏忠賢的身上了。
孫承宗拿不準,他當然清楚,魏忠賢有生殺奪予之權,又有這么多的徒子徒孫,只是……
想了想,孫承宗道:“老夫也不好說,哎………”
黃立極無奈的樣子道:“若是解決不了糧價,你我二人,雖為內閣大學士,卻是關中饑民眼里的罪人啊。”
孫承宗其實一直是瞧不起黃立極的,他覺得黃立極投靠魏忠賢,是因為和魏忠賢同鄉的關系,才成為首輔。
不過現在聽了他的一番感慨,倒是對黃立極生出了敬重之心,隨即肅然道:“何止是罪人,到時你我萬死莫恕。”
“不說啦,老夫現在心里慌得很,只怕各部都要生出各種事端來。現在的問題,何止是一個通州糧倉呢?老夫現在就去戶部走一趟,將各清吏司的賬都過一遍,看看哪里還能擠出點余糧來。”
孫承宗想了想,目光看向了遠處,道:“我也想出去走一趟。”
黃立極好奇道:“往哪里去?”
孫承宗道:“去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