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嘯心想:劉亦菲身份特殊,雖已脫離白蓮教,但其過往終究是一層隱患。如今她深受自己寵愛,更手握部分天工院機要,其人身安全,必須萬無一失。
“王承恩。”朱嘯沉聲喚道。
一直候在簾外的司禮監秉筆太監、東廠提督王承恩立刻躬身入內:“奴婢在?!?/p>
“天工院孫元化弟子劉亦菲,于新式火器、機括制造頗有天賦,乃國之干才?!敝靽[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然其常需往返于天工院與各作坊之間,朕恐有宵小窺伺。著你從內廠(東廠核心武力部門)中,遴選兩名身手絕佳、心思縝密、且精通隱匿護衛之法的女子,暗中保護其周全。非到萬不得已,不得顯露行跡,更不可干擾其日常行事。此事,需做得隱秘,明白嗎?”
王承恩是何等精明人物,昨夜陛下于何處安歇,他豈能不知?此刻聞弦歌而知雅意,立刻心領神會,陛下這哪里僅僅是保護“國之干才”,分明是呵護心愛之人。他當即躬身應道:“奴婢明白。內廠中有‘梅’、‘蘭’二人,皆是一等一的好手,輕身功夫了得,尤擅隱匿潛行,且心思細膩,必能不負圣望?!?/p>
“很好。即刻去辦?!敝靽[揮揮手。
“是?!蓖醭卸鞴硗顺?,自去安排。很快,兩名如同影子般的女子便悄然融入劉亦菲的生活軌跡之外,履行著守護的職責。這一切,劉亦菲本人或許終生都不會察覺。
處理完此事,朱嘯方才起身更衣,前往坤寧宮用早膳。這是他與皇后張嫣多年的習慣,若無特殊朝會,總會共進早膳,聊聊家常。
坤寧宮內,早膳已備好,清淡精致?;屎髲堟桃讯俗群颍娀实圻M來,起身相迎,笑容溫婉如常:“陛下昨夜休息得可好?”
朱嘯接過宮女遞上的熱毛巾擦了擦手,狀若自然地笑道:“還好。昨夜宴后有些酒意,信步走到了長春宮,便在月蟬那里歇了?!彼⑽措[瞞去向,但也未提及水閣之事。
張嫣眼波微轉,親手為皇帝盛了一碗碧粳米粥,語氣輕柔,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打趣:“臣妾還以為陛下會回坤寧宮呢。月蟬妹妹性子活潑,最是解乏,陛下在她那兒,想必是…休息得極好了?”她特意在“休息”二字上微微一頓,唇角含笑。
朱嘯何等人物,豈能聽不出皇后話中的調侃之意?他哈哈一笑,接過粥碗,也不掩飾:“月蟬確是…嗯,甚好?!彼D了頓,看向皇后那雙洞察秋毫卻又寬容溫潤的眸子,覺得此事終究無需也無需瞞她,便放下粥碗,語氣轉為認真:“嫣兒,朕昨夜…其實先見了另一個人?!?/p>
張嫣微微一怔,隨即似想到了什么,柔聲道:“陛下可是見了…天工院那位劉亦菲姑娘?”
朱嘯點頭:“是。在太液池邊偶遇,后來…朕帶她去了水閣?!?/p>
張嫣沉默片刻,輕輕嘆了口氣,那嘆息中并無惱怒,反而帶著一絲了然與淡淡的無奈:“臣妾其實…隱約猜到了幾分。陛下看那位劉姑娘的眼神,與看旁人不同。那姑娘確實與眾不同,才華橫溢,性子也特別?!彼ы聪蚧实郏抗馇宄憾荩骸氨菹氯羰窍矚g,便下旨納進宮來就是了。給她個名分,也好過如今這般…私下往來,于禮不合,于她名聲也不好。臣妾并非不能容人之人。”
這番話語,全然出自真心。張嫣深知皇帝對自己的敬重與感情,也明白帝王之心不可能系于一人之身。她身為中宮皇后,賢德大度是其本分,更何況那劉亦菲并非奸佞之輩,反而于國有功。
朱嘯握住皇后的手,心中感念她的賢惠與體貼,卻搖了搖頭:“朕與她提過冊封之事,欲封其為莊妃。但她…自己拒絕了?!?/p>
“哦?”張嫣這次是真的驚訝了,“她拒絕了妃位?這卻是為何?”
“她言道,出身微末,驟登高位,恐惹非議,于朕清譽有損。再者…”朱嘯笑了笑,眼中閃過一絲欣賞,“她更愿與朕似尋常愛侶般,先私下多多相處,不喜即刻被宮中規矩束縛。求朕允她些時日。”
張嫣聞言,愕然半晌,方才輕嘆:“這姑娘…心思果然玲瓏剔透,且頗有主張。竟不慕虛榮,所求如此…特別?!彼烈髌?,道:“既如此,陛下便依她之意也好。只是,既已侍寢,終究是陛下的人,宮中份例賞賜不可缺了,身邊也不能無人伺候。臣妾稍后便以宮中體例,挑選幾名穩妥的宮女、嬤嬤送去天工院她住處,一應用度皆按才人例供給。再…賜她一對翡翠鐲子吧,算是本宮的一點心意,全了她的顏面,也讓她安心?!?/p>
“嫣兒思慮周全,如此甚好。”朱嘯欣慰點頭?;屎蟠伺e,既全了禮數,給了劉亦菲體面與保障,又未強行給予名分,尊重了其意愿,堪稱完美。
早膳后,張嫣果然命心腹宮女挑選了四名沉穩可靠的宮女和一位老成的嬤嬤,又親自從私庫中選了一對水頭極足、翠綠欲滴、價值連城的龍鳳呈祥翡翠玉鐲,讓管事太監帶著,以皇后賞賜的名義,送往天工院劉亦菲的居所。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劉亦菲在感激涕零地跪接皇后賞賜后,卻婉言謝絕了增添宮人伺候。
她通過管事太監回稟皇后:“民女叩謝皇后娘娘天恩!賞賜厚愛,民女沒齒難忘!然民女如今居于天工院宿區,平日除鉆研格物之學外,還需親至工坊勞作,身著工服,與匠師們研討切磋,實無需多人伺候。且民女習慣簡樸,身邊現有兩名小婢足矣。驟然增添宮人,反而不便,亦恐惹人注目,與民女所求‘清靜’之本意相違。懇請娘娘體諒民女苦衷,收回成命。至于娘娘厚賜,”她捧起那對翡翠鐲子,眼中滿是真誠,“此乃娘娘恩典,民女定當時刻佩戴,銘記于心!”
這番回話傳到坤寧宮,張嫣再次愕然,隨即對身旁女官笑道:“這劉姑娘,真是個妙人兒!不慕虛榮,不貪享受,一心只在她的機括學問上。這般心性,倒也難得。罷了,既然她堅持,便依她吧。那對鐲子,她肯收下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