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渾身劇震!仿佛醍醐灌頂!他猛地抬起頭,看向朱嘯的眼神,再無半分雜質!只剩下純粹的、熾熱的、如同信徒仰望神只般的…忠誠與臣服!
“大伴…起來吧。”朱嘯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你…救駕有功!何罪之有?”
“謝…謝陛下天恩!”魏忠賢聲音哽咽,重重叩首,這才顫巍巍起身。此刻的他,如同煥然新生!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江南…不太平啊。”朱嘯目光掃過橋上的尸骸,聲音轉冷,“白蓮余孽…竟敢行刺朕!看來…清剿得…還不夠干凈!”
“陛下放心!”魏忠賢眼中兇光一閃,聲音帶著刻骨的殺意,“老奴…定將這幫妖人…連根拔起!挫骨揚灰!一個不留!”
“嗯。”朱嘯微微頷首,話鋒一轉,“大伴…你在江南…做得很好。丹徒之事…江南亂局…你…功不可沒。”
魏忠賢心頭一熱,連忙躬身:“老奴…只是盡本分!不敢居功!”
“新政…新糧…推廣不易。”朱嘯目光深邃,“史可法…剛直有余,圓融不足。陳守義(農政司江南總辦)…精于農事,卻少通權變。江南…還需大伴…這雙眼睛!這雙手!”
他頓了頓,聲音帶著一絲深意:“你…就留在江南。以‘鎮守太監’之職,替朕…看好這江南!配合史可法…推行新政!協助陳守義…推廣新糧!穩住漕運!盯緊鹽茶!凡有陽奉陰違、暗中作梗者…無論何人…皆可…先斬后奏!”
“老奴…遵旨!”魏忠賢激動得渾身顫抖!鎮守太監!雖無司禮監之顯赫,卻手握實權!監察江南!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更是陛下…對他最大的信任!
“好好做。”朱嘯拍了拍他的肩膀,聲音低沉,“待…海禁一開…朕…自有…一份‘驚喜’予你!”
“驚喜?”魏忠賢心頭劇震!海禁…開海?!陛下…這是…要許他…參與海貿?!掌控…那潑天的財富?!他眼中瞬間爆發出難以言喻的狂喜與…更加熾熱的忠誠!“老奴…叩謝陛下天恩!必肝腦涂地!為陛下守好江南!絕不負陛下重托!”
------
蘇州府衙。
知府陳洪謐,一個年約三旬、面容清癯、眼神沉穩的官員,正冒雨指揮衙役、民壯,加固河堤,疏導積水。他官袍下擺沾滿泥漿,卻毫不在意,聲音洪亮,條理清晰:
“東段河堤!再加沙袋三百!堵住滲漏!”
“西市積水!速開閘門!引水入婁江!”
“糧倉!再查一遍防潮!新糧種子…絕不能受潮霉變!”
“各坊里正!安撫百姓!嚴防趁雨作亂!”
他處事干練,調度有方,雖大雨傾盆,府衙上下卻井然有序,不見絲毫慌亂。更難得的是,他并未因皇帝新政而激進冒進,也未因地方阻力而畏縮不前。對新糧推廣,他親赴田間,督導示范;對清丈田畝,他嚴查胥吏,公正廉明;對“新政實務科”,他廣設報名點,鼓勵寒門學子應試。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深得民心。
朱嘯在遠處雨中,靜靜地看著這一幕。方正化低聲道:“陛下,此人…便是蘇州知府陳洪謐。上任三年,治水有方,斷案清明,新政推行…尤為得力。且…不依附任何派系,唯以實務為重。”
“陳洪謐…”朱嘯熔金般的眸子中閃過一絲贊許,“不驕不躁,務實干練…是個…可造之材!”他心中已暗暗記下這個名字。江南…需要這樣的能吏!帝國的未來…也需要這樣的基石!
“傳朕口諭,”朱嘯對王承恩道,“蘇州知府陳洪謐…勤勉任事,新政得力…賜‘忠勤干練’金匾!賞…御制金幣十枚!著吏部…記檔!待江南事定…朕…另有重用!”
“奴婢遵旨!”王承恩躬身領命。
朱嘯最后看了一眼在雨中忙碌的陳洪謐,轉身離去。細雨依舊,姑蘇城在經歷了一場血腥刺殺后,又恢復了表面的寧靜。然而,水面之下…白蓮教的陰影、新政的阻力、開海的契機…依舊暗流涌動。但…有了魏忠賢這把重鑄忠誠的暗刃,有了陳洪謐這樣的實干能吏…江南的棋局…已牢牢掌控在他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