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十四年,中秋佳節。
紫禁城內,處處張燈結彩,宮燈如晝,將重重殿宇樓閣映照得金碧輝煌,宛如瓊樓玉宇,不似人間。空氣中彌漫著桂花與瓜果的甜香,夾雜著御膳房飄來的珍饈美味氣息,一派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乾清宮大殿,今夜特許開放,舉行盛大的皇家家宴。與往年不同,今年的中秋宴,規模雖依舊盛大,卻少了幾分奢靡浮華,多了幾分溫馨與實在。這正體現了如今天子朱嘯的治國理念——重實效而非虛禮,重民生而非享樂。
殿內,巨大的蟠龍柱下,并未如以往般堆滿奇珍異寶作為裝飾,而是擺放著數盆精心培育的、結滿累累果實的金橘樹和萬年青,寓意吉祥豐收。御案與諸妃、皇子公主的案幾上,除了必不可少的月餅(口味繁多,有傳統的五仁、豆沙,也有新式的奶黃、冰皮,乃御膳房與天工院膳食科合作研發)和時令瓜果外,還醒目地擺放著幾樣“新事物”——玻璃高腳杯盛著的琥珀色葡萄釀(天津新建酒坊產出)、白瓷盤中碼放整齊的金黃油炸土豆條、以及紅彤彤番茄醬。
天啟皇帝朱嘯身著明黃色龍紋常服,并未戴沉重的冠冕,只束著一頂金絲翼善冠,神情溫和,與皇后張嫣并肩坐于御榻之上。雖只是家常打扮,但他舉手投足間那股淵渟岳峙、不怒自威的氣度,以及那雙熔金般瞳孔中偶爾流轉的、洞悉一切的深邃光芒,依舊讓人不敢直視,心生敬畏。
下方,左右分案而坐的是三位妃嬪:
?左側為首的是范貴妃范玉柔,身著絳紫色宮裝,氣質溫婉端莊,她身旁坐著七歲的二皇子朱慈煊,母子二人皆安靜柔和。
?右側為首的是任淑妃任婉清,穿著鵝黃色衣裙,容貌嬌艷,眼神靈動,正略帶無奈地看著身旁有些坐不住的三皇子朱慈炤。
?稍后一些是李貴妃李月蟬,她今日穿了一身水綠色的襦裙,清新淡雅,正含笑看著對面正和長公主朱明洛小聲說著什么的女兒。
再下方,則是諸位皇子公主的獨立小案。
?太子朱慈熠獨坐一案,位于最前方,身姿挺拔,舉止沉穩,已有儲君風范。
?長公主朱明洛與二皇子朱慈煊共用一長案,明洛正偷偷將一根土豆條蘸了白糖,遞給弟弟嘗,兩人小聲嬉笑。
?三皇子朱慈炤則與嫡次子朱慈煜的乳母嬤嬤坐得稍近一些,方便照看。慈煜穿著大紅團龍紋的小襖,坐在特制的高腳椅上,正努力地用一雙小銀勺對付著碗里的土豆泥,吃得滿臉都是,憨態可掬,引得眾人不時莞爾。
宴會并未嚴格按照繁瑣的宮廷禮儀進行,氣氛相對輕松。朱嘯率先舉杯,杯中是他特意讓御膳房用新摘葡萄釀造的、度數極低的果酒。
“今日中秋佳節,家宴團圓,不必過于拘禮。”他聲音溫和,卻清晰地傳遍大殿,“朕與皇后,見兒女繞膝,平安喜樂,心中甚慰。這第一杯酒,愿我大明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愿我朱家,和睦安康。”
“愿大明國泰民安!愿陛下(父皇)萬歲!愿娘娘(母后)千歲!”眾人齊聲應和,舉杯共飲。連最小的慈煜也舉起他的小銀碗(里面是溫牛乳),咿咿呀呀地學著樣子。
酒過三巡,氣氛愈加熱絡。宮娥們魚貫而入,奉上各式佳肴。
傳統御膳,極致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