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階段:閣內血戰,步步驚心
戰斗最慘烈、最考驗意志的部分,在于攻入天守閣內部。炮火無法覆蓋這里,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的死亡。
光線昏暗,空氣中彌漫著血腥、焦糊和一種奇異的香料味道(忍者用于提神或制造幻覺)。每一層、每一個房間、每一段陡峭的樓梯,甚至每一個看似普通的柜子、壁龕、天花板隔層,都可能瞬間變成殺戮的陷阱。
“小心頭頂!”一名隊長剛喊出聲,頭頂的隔板突然打開,一名忍者頭下腳上地墜下,手中忍刀直刺其天靈蓋!旁邊的火銃手反應極快,“砰”的一聲槍響,那名忍者還在半空就被鉛彈擊中,慘叫著摔落。
“左邊墻壁!”另一名士兵發現墻壁有細微縫隙,毫不猶豫地將一顆掌心雷塞了進去,“轟”的一聲,夾墻被炸開,里面藏著的忍者被炸得血肉模糊。
短銃的轟鳴、刀刃交擊的刺耳聲響、垂死的慘叫、掌心雷的爆炸聲……在狹窄的空間內反復回蕩、疊加,震得人耳膜生疼。鮮血濺射在墻壁、榻榻米和明軍士兵的甲胄上,迅速凝固成暗紅色的斑塊。突擊隊以血的代價,艱難而堅定地一層層向上清剿。
戰斗持續到午后,明軍已付出巨大代價,終于逼近了天守閣最頂層。在這里,最后的抵抗者——甲賀流上忍服部半藏和根來流高手伴左安門,率領著最后二三十名死士,據守著最后的空間。他們如同困獸,發動了絕望而瘋狂的反撲。
服部半藏刀法詭譎莫測,身形如鬼魅,借助頂層復雜的結構和殘存的障眼法,接連斬殺數名沖在前面的明軍隊長、哨官,兇悍的氣勢一度將明軍逼得后退,局面陷入僵持。
“讓開!”關鍵時刻,戚鎮海那沉穩如鐵的聲音再次響起。他親率一隊手持特制巨盾和步盾銃的浙兵精銳,如同移動的鋼鐵堡壘,踏著血泊穩步推進。巨盾拼接,形成一道密不透風的鐵壁。
“放!”戚鎮海一聲令下。
“轟轟轟!”盾牌縫隙中噴吐出密集的霰彈,如同金屬風暴,瞬間將幾名試圖沖上來近戰的忍者打成了篩子,強大的火力壓制得對方抬不起頭。
幾乎同時,另一側傳來一聲熟悉的、如同受傷猛虎般的狂吼:“倭酋!拿命來!”竟是手臂帶傷、簡單包扎后的張獻忠,得知頂層戰況膠著,他再次提著他那柄標志性的斬馬刀,如同旋風般沖了上來!他血紅的眼睛瞬間就鎖定了人群中那個最為詭異迅捷的身影——服部半藏!
“當啷——!”
斬馬刀與淬毒的忍者刀狠狠碰撞,刺耳的金鐵交鳴聲甚至壓過了周圍的喊殺!張獻忠力大招沉,每一刀都帶著劈山裂石的氣勢;服部半藏則身形飄忽,刀走偏鋒,專尋刁鉆角度反擊。兩人在狹窄的空間內展開殊死搏斗,刀光閃爍,氣勁四溢,周圍的廝殺仿佛都成了模糊的背景。
“噗嗤!”張獻忠以左肩硬生生承受了對方一記詭異的側削,深可見骨,鮮血飆射!但他也借此機會,抓住了服部半藏舊力已盡、新力未生那電光火石般的破綻!
“死——!”張獻忠發出震天怒吼,全身力量灌注雙臂,斬馬刀化作一道凄厲的寒光,以泰山壓頂之勢悍然劈下!
“咔嚓!”一聲脆響,服部半藏的忍刀竟被硬生生斬斷!刀勢未盡,狠狠地劈入了他的肩頸,幾乎將他斜著劈開!這位最后的忍者頭目,眼中帶著難以置信的驚駭與一絲解脫,頹然倒地,鮮血瞬間染紅了他身后的墻壁。
首領陣亡,殘存的抵抗者的意志終于徹底崩潰。伴左安門嚎叫著試圖引爆身上的火藥,卻被一名始終在尋找機會的明軍神射手搶先扣動扳機,鉛彈精準地射穿了他的頭顱。最后的死士要么被殲滅,要么在絕望中從高高的窗口躍下,或是以傳統的切腹方式結束了生命。
當夕陽如血般的余暉,艱難地穿透彌漫的硝煙,灑在這座飽經創傷的城池和這座象征權力頂峰的巨塔時,天守閣最高處,那面曾經代表德川幕府權威的葵紋旗,被一名渾身浴血的明軍把總,用盡最后力氣奮力砍斷旗桿,看著它頹然墜落,消失在下面的廢墟之中。
取而代之的,是一面明黃底色、繡著張牙舞爪青龍的大明帝國旗幟,在滿是硝煙與血腥氣的晚風中,被一名高大的士兵緩緩升起。旗幟上沾染了塵土和血跡,顯得有些斑駁,但它迎風展開、獵獵作響的那一刻,所有幸存下來的明軍將士,無論身處何地,都情不自禁地發出了震天的歡呼!
這歡呼聲,充滿了勝利的喜悅,也夾雜著失去戰友的悲痛,更蘊含著劫后余生的復雜情感。它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終結,也象征著大明東征之役,取得了決定性的、里程碑式的勝利!
趙承霄在觀測點上,遙遙望著那面升起的龍旗,緊握千里鏡的手終于微微顫抖,一滴滾燙的淚水無聲地滑過他沾滿煙塵的臉頰。錢知晏在指揮所外,聽著震天的歡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一直緊繃的精神松弛下來,肋下的傷口頓時傳來一陣劇痛,但他卻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孫景和躺在擔架上,努力抬起頭,望著天守閣的方向,喃喃道:“李兄,周兄……你們看到了嗎?我們……贏了……”
站在硝煙尚未散盡、遍布尸體與瓦礫、血跡斑斑的天守閣頂端,俞咨皋和戚鎮海并肩而立,俯瞰著腳下在暮色與余火中若隱若現的、龐大而殘破的江戶城。勝利的喜悅如同潮水般涌來,卻又迅速被更深的疲憊、沉重以及對戰爭殘酷性的深刻體悟所取代。
他們知道,軍事上的征服或許已接近完成,但如何治理這片浸透了鮮血、充滿了敵意與異質文化的土地,如何消化這巨大的戰果,前方的道路,或許比剛剛結束的這場血腥攻堅戰,更加復雜、更加漫長、也更加考驗智慧與耐心。
而那曾經籠罩在這片土地上、象征著詭秘與忠誠的忍者傳奇,也隨著天守閣的陷落和最后頭目的隕落,徹底化為了歷史的塵埃,只在幸存者的記憶和帝國的戰報中,留下些許斑駁的痕跡。江戶,乃至整個東瀛,即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由大明書寫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