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朱嘯的聲音帶著一種宏大的構想,“效法太祖‘開中法’之精髓,推而廣之!凡運送糧草、軍需至九邊者,不再僅給鹽引,更可換取商會專營之茶引、鐵引,乃至新器之‘專利份額’!使天下商賈,利之所在,即為國戍邊效力之所向!商路與邊防,血脈相連!”
張嫣聽得心潮澎湃,鳳眸中異彩連連。她雖深處宮闈,卻也知民間疾苦,商道混亂。陛下此策,若真能施行,實乃澤被蒼生、固國利民的長遠大計!更令她心頭滾燙的是…
“陛下…是想讓臣妾父親…執掌這皇家商會?”她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不錯!”朱嘯斬釘截鐵,目光炯炯地看著她,“國丈人品貴重,清廉自守,此乃根基!昔日在太仆寺,能于微末處展現經營之才,此乃能力!更難得者,他乃國戚,與嫣兒血脈相連,與朕休戚與共!此等關乎國脈、手握巨資之要害位置,非忠誠可靠、心系社稷、且不為各方勢力所輕易撼動者,不能勝任!”
他握住張嫣微涼的手,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信任與期許:“朕信國丈,更信嫣兒!皇家商會初立,必遭舊有商幫、地方豪強、乃至朝中某些蠹蟲的瘋狂反撲!唯有國丈這般無懼無畏、一心為公的耿直之人掌舵,朕…才能安心!”
巨大的信任如同暖流,瞬間淹沒了張嫣。父親一生清貧,郁郁不得志,臨老竟能得陛下如此重托!這不僅是對父親的認可,更是對她這個皇后的莫大信任與倚重!她反手緊緊握住朱嘯的手,眼中水光瀲滟,激動與感激無以言表:“陛下…陛下厚恩!臣妾…臣妾代父親,叩謝天恩!”說著便要下床行禮。
“夜深了,不必多禮。”朱嘯笑著將她拉回懷中,順勢扯過錦被將兩人裹緊。暖帳內春意復燃,他低頭吻去她眼角的濕意,聲音低沉而充滿誘惑:“真要謝朕…嫣兒不妨…再展鳳儀?”
張嫣臉頰緋紅似火,羞赧地將臉埋入他頸窩,卻用行動代替了回答。纖纖玉指挑開他中衣的系帶,溫軟的唇瓣帶著無盡的感激與熾熱情意,沿著他堅實的胸膛一路蜿蜒而下。紅燭搖曳,羅帳輕搖,低吟淺唱交織成一片旖旎的春光,將冬夜的寒冽徹底驅散。
云收雨散,已是后半夜。張嫣累極,蜷在朱嘯懷中沉沉睡去,唇角猶帶著滿足而恬靜的笑意。朱嘯卻毫無睡意,目光清明如寒星。他輕輕抽出被枕著的手臂,悄無聲息地披衣下床。
走至外間書案前,鋪開一張素白宣紙。他提筆蘸墨,略一沉吟,揮毫潑墨。筆下并非詔書,而是一幅筆觸簡練卻意境深遠的寫意畫——一只振翅欲鳴的玉蟬,伏于青翠竹枝之上。蟬翼輕薄剔透,仿佛能感受到其下血脈的搏動,竹枝挺拔堅韌,迎風傲立。
畫畢,他取出隨身攜帶的一枚小巧田黃凍石印章,鄭重地鈐于畫角。印文正是他登基后命內府篆刻的私章:“天啟之寶”。
“王承恩?!敝靽[聲音低啞。
如同影子般的司禮監大太監無聲地從角落陰影中浮現:“奴婢在?!?/p>
“待天亮,將此畫送去張府,親手交予國丈?!敝靽[將畫卷起,遞了過去,目光深邃,“告訴國丈:玉蟬伏竹,其鳴自清。商海風急,望持此‘清’字,為朕,為大明,掌好這艘新船?;始疑虝I備章程,三日內,朕要看到條陳。”
“遵旨?!蓖醭卸麟p手接過畫卷,如同捧著千鈞重擔,深深躬身,悄無聲息地退入黑暗之中。
朱嘯負手立于窗前,望著東方天際泛起的一線魚肚白。寒星未退,曙光已現。
皇家商會,這艘承載著國運與民生的巨輪,已在帝后的溫存私語與深謀遠慮中,悄然啟錨。而那位秉性清剛的國丈,手持帝王親繪的“玉蟬伏竹圖”,即將踏入一片比朝堂更詭譎、更兇險的驚濤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