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閣里一片死寂,只有炭火偶爾爆出的火星聲。
朱嘯猛地一拳砸在案幾上,青瓷筆洗震得跳起:“先生可有良策?”
孫承宗挺直脊梁,聲音異常堅定:“當務之急有四!”
“其一,立刻從關內、登萊、天津、東江各鎮抽選敢戰的精銳軍將,讓龍鱗衛押送,星夜馳援寧錦!不求擴軍,先把陣腳穩住!”
“其二,派可靠的重臣——臣舉薦袁可立,會同張國紀,以籌備遼東糧草的名義,去通州運河碼頭!控制漕糧,清點沿岸官倉,不管是什么名義的存糧,一律強行征購!必要時……讓龍鱗衛協助!”
“其三,派巡按御史持尚方寶劍去薊遼,嚴查扣餉吞糧、虛報兵額的!不管牽涉到誰,就地正法!同時重訂賞罰,提振士氣!”
“其四,祖大壽等人桀驁難馴,非老將鎮不住!臣推薦滿桂!此人忠勇剛烈,屢次挫敗建奴,當年與臣共事遼東,雖性子粗豪,卻一心為國!可起復為遼鎮總兵,坐鎮寧遠!”
朱嘯走到墻上懸掛的《九邊防御總圖》前,手指重重點在“寧遠”二字上:“就依先生所言!”
他轉身看向王承恩,語速快如驚雷:“傳旨!孫承宗為太子太傅,加兵部尚書銜,總督遼東、薊鎮、天津、登萊、東江軍務!賜尚方寶劍!遼東諸將皆聽節制!隱鱗營一部歸先生調度,掌刺探、軍法!”
“選鋒營抽五百精騎,由周鎮海統領,帶內帑銀五十萬兩,押著糧草軍械,護送先生和挑選的軍官,半月內必須抵達寧遠!”
“滿桂起復,加前將軍銜,授遼鎮總兵!讓他即刻去寧遠接管防務!若有將領陽奉陰違,先生可與滿桂、周鎮海會同……先斬后奏!”
“袁可立總督通州漕運,張國紀以皇家商會總辦銜協理!清查運河存糧,龍鱗衛負責押運肅貪!”
孫承宗躬身領命,眼中燃起熊熊斗志。
“還有薊鎮、宣大。”孫承宗走到地圖前,枯瘦的手指劃過長城線,“只守寧錦是自囚!皇太極如今吞并了蒙古部落,定會學‘己巳之變’,繞道長城入關襲擾京畿!必須整頓薊鎮、宣大防務,整修關隘,編練新軍!”
李邦華憂心忡忡:“可各處都缺糧,抽兵整頓……怕是要和西北賑濟沖突啊。”
朱嘯眼中閃過冷厲:“王承恩,傳朕的令給李青鸞!”
“讓她從隱鱗營抽精銳,叫‘灰影’盯著江南的魏閹。她本人帶主力轉去西北,盯著賑糧發放和以工代賑!”
“凡有白蓮妖人鼓噪、豪強囤積居奇、官吏貪墨的——”他聲音陡然轉厲,“無論官職大小,格殺勿論!西北的糧,一粒都不能亂!誰要是敢動歪心思,就用他的血來祭!”
孫承宗看著年輕的帝王,緩緩點頭。亂世之中,當用重典。
乾清宮外的風雪更大了,呼嘯聲里,仿佛夾雜著遼東傳來的金戈鐵馬。
山海關的城門緩緩開啟,孫承宗的車駕在龍鱗衛的護送下,頂著風雪駛入關外的荒原,向著烽火連天的寧遠城而去。
京師大校場,選鋒營的甲士已整裝待發,周鎮海站在點兵臺上,手中的破軍刀映著雪光,寒氣逼人。
通州碼頭,袁可立與張國紀望著冰封的運河,皇家商會的旗幟第一次插在了帝國的漕運命脈上,在風雪中獵獵作響。
暖閣的陰影里,王承恩提筆寫下一道道密令,發往九邊各鎮。整個帝國的暴力機器,在帝王的意志與老帥的藍圖中,轟然加速運轉,迎向那山雨欲來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