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文華殿偏殿,皇子學堂。
翰林學士楊觀光手持書卷,正為皇子及伴讀們講授《尚書·禹貢》。太子朱慈熠端坐于首位,聽得全神貫注,不時在面前的宣紙上記錄要點。
坐在他下首的,是七歲的二皇子朱慈煊(范貴妃所出)。他生得眉清目秀,性情溫和,頗有書卷氣。此刻正襟危坐,姿態(tài)優(yōu)雅,聽得十分認真,偶爾還會微微頷首,似乎對先生所講深以為然。
坐在朱慈煊對面的,則是同歲的三皇子朱慈炤(任淑妃所出)。這孩子與朱慈煊的安靜截然相反,天生好動,一雙眼睛骨碌碌轉(zhuǎn)個不停,顯然對枯燥的經(jīng)義興趣缺缺。他一會兒擺弄一下腰間的小玉佩,一會兒偷偷打量旁邊幾位勛貴子弟伴讀的表情,顯得有些坐立不安。
再旁邊,是七歲半的長公主朱明洛(李月蟬所出)。她繼承了其母的靈秀,容貌精致,一雙大眼睛充滿了好奇與狡黠。她雖也規(guī)規(guī)矩矩坐著,但小腦袋卻微微歪著,似乎在想些別的什么,嘴角還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調(diào)皮笑意。
學堂內(nèi)還有幾位新晉勛貴子弟作為伴讀:
?張振邦(6歲):鎮(zhèn)國公張國紀之孫,長相斯文,舉止有度,但眼神靈動,透著聰慧。
?盧承恩(7歲):遼國公盧象升之孫,身板比同齡人結(jié)實,眉宇間已有幾分其祖父的剛毅之氣,坐姿筆挺,聽得格外認真,尤其涉及軍事地理部分。
?曹龍(6歲):冠軍侯曹變蛟之子,虎頭虎腦,精力旺盛,是太子的死黨兼跟班,此刻雖然努力坐直,但小屁股總?cè)滩蛔∥⑽⑴樱凵癫粫r瞟向太子,滿是崇拜。
楊觀光抑揚頓挫地講著:“……故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彼抗鈷哌^諸位皇子,“殿下們可知,這‘奠高山大川’是何意?便是劃定九州疆界,理清山川脈絡(luò),使之各有所歸,此乃圣王定鼎、安撫天下之本也…”
太子朱慈熠聽得入神,不由發(fā)問:“先生,書中說‘淮海惟揚州’,那臺灣島在古時屬揚州之境嗎?如今紅…西夷竊據(jù),是否正因疆界未‘奠’之故?”
楊觀光捻須微笑,對太子的舉一反三頗為贊賞:“殿下聰慧,能聯(lián)系時政,甚好。按古地理,臺灣確在揚州域外,然其地毗鄰閩越,土人風俗亦有相通之處。陛下圣明,已決意將臺灣納入王化,重定疆理,將來編纂地理志,必會載入《禹貢》新篇。此正合圣王‘奠山川’之意,驅(qū)逐西夷,便是要‘奠’定我大明海疆!”
朱慈熠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小臉上滿是鄭重:“學生明白了。我就說我許久沒見到我鄭侍讀了,原來被父皇派出打仗了,待鄭將軍收復臺灣,學生定要好好研習其地理民情,將來或可助父皇穩(wěn)固東南屏障。”
二皇子朱慈煊也輕聲附和:“皇兄說的是。地理之學,關(guān)乎國政,不可不察?!彼f話慢條斯理,顯得十分穩(wěn)重。
盧承恩聽得兩眼放光,忍不住插話道:“先生,臺灣島地形如何?可有險要關(guān)隘?登陸作戰(zhàn)該選何處?”他顯然更關(guān)心軍事層面。
楊觀光笑道:“盧公子問得好。臺灣地形,東高西低,中部多山,沿海多平原沙洲。登陸之地,首重港口水深與腹地開闊…據(jù)聞西夷所據(jù)之熱蘭遮城、圣薩爾瓦多城,皆選址極佳…”
就在這時,一旁的三皇子朱慈炤大概是實在坐不住了,趁著楊觀光講解地形的功夫,偷偷從筆筒里抽出一支小號的狼毫筆,蘸了點清水,悄悄伸到前面,想去撩撥坐在他前位的鎮(zhèn)國公之孫張振邦腦后束發(fā)的絲絳。
長公主朱明洛眼尖,立刻看到了三哥的小動作,她非但不阻止,反而用手帕掩著小嘴,無聲地偷笑,一雙大眼睛彎成了月牙,顯然覺得很有趣。
張振邦感覺腦后異樣,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卻不敢回頭,身子繃得緊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