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我也要!家里老太太說了,非得請一枚回去供著!沾沾皇爺的龍氣!”旁邊一個鹽商附和道。
“抱歉,諸位爺!”柜臺后的管事一臉苦笑,拱手作揖,“陛下有旨,金幣限量兌換!每人每日限兌一枚!且需登記戶籍、用途!今日額度…早已兌罄!明日請早!請早!”
“啊?又沒了?”人群一陣失望的騷動。金幣,尤其是那印著皇帝頭像的限量金幣,在豪門大戶眼中,已不僅是貨幣,更是身份、地位、甚至“祥瑞”的象征!收藏價值遠超其本身的金價!一時間,“一金難求”的消息不脛而走,反而更刺激了搶購熱潮!
------
戶部衙門。
戶部尚書倪元璐捧著最新的國庫賬冊,激動得老淚縱橫:“三…三億兩白銀?!折合新幣…三億銀元?!這才三個月!三個月啊!”他激動得語無倫次,“新幣!新幣之功!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然而,他臉上的笑容還沒維持多久,皇家商會總管張國紀和工部尚書徐光啟就聯袂而來,臉色凝重。
“倪部堂!大喜之后,有大憂啊!”張國紀苦著臉,“金幣…尤其是那圣容金幣,被豪門大戶瘋搶!兌換額度日日告罄!民間怨言不少,更有甚者,私下高價倒賣,一枚金幣在黑市上已炒到十二、三枚銀元!長此以往,恐失其流通本意,淪為玩物,且有擾亂幣值之虞!”
徐光啟也皺眉道:“陛下,金幣鑄造工藝繁復,良品率不高,天工院匠人日夜趕工,產量有限,實在難以滿足這…這近乎狂熱的收藏需求。”
乾清宮暖閣。
朱嘯聽著倪元璐、張國紀、徐光啟的匯報,手指輕輕敲擊著御案。他面前,方正化也呈上了“隱鱗”密報,證實了蜀王朱至澍在離京前,其心腹曾試圖高價收買一名龍鱗衛低級軍官,打聽“神威炮”射程和產量,被嚴詞拒絕。
“蜀王…倒是好興致。”朱嘯眼中寒芒一閃即逝,隨即看向金幣短缺的問題,嘴角反而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金幣短缺?豪門爭搶?好事!”
“陛下?”倪元璐等人不解。
“金幣限量,本就是為了抬升其地位,使其成為‘鎮庫之寶’、‘功勛之證’!”朱嘯緩緩道,“豪門爭搶,正說明其價值!至于黑市…方正化!”
“奴婢在!”
“讓‘隱鱗’盯緊!凡有囤積居奇、高價倒賣新幣(尤其是金幣)者,查實一個,抄沒一個!所得溢價,充入國庫!”
“遵旨!”
“至于兌換…”朱嘯看向張國紀和徐光啟,“徐卿,天工院能否在保證質量前提下,略微提高金幣產量?不必太多,維持一定稀缺即可。”
“回陛下,改進模具和淬火工藝后,良品率可提升一成半,月產…或可增至五千枚。”徐光啟略一思索答道。
“好!”朱嘯點頭,“張國紀!”
“臣在!”
“即日起,金幣兌換,增設‘功勛兌換’與‘大宗貿易結算’專用通道!凡有朝廷封賞功勛者,憑兵部、吏部文書,優先足額兌換!凡涉及萬兩銀元以上之跨省大宗貿易,可向皇家商會申請,以金幣結算,免其兌換限額!普通百姓兌換,維持原限額不變!同時,公告天下:金幣乃國之重器,非等閑玩物!囤積炒作,國法不容!”
“陛下圣明!”倪元璐、張國紀、徐光啟齊聲贊道!此策一出,既滿足了功勛和貿易的剛性需求,又打擊了炒作,維持了金幣的稀缺性和尊貴地位!
“另外,”朱嘯拿起一枚金幣,看著上面自己的浮雕頭像,嘴角勾起一絲穿越者獨有的戲謔弧度,“著天工院,以新模具,再鑄一批‘天啟八年開國紀念金幣’,紋飾可更精美些,數量…就定一萬枚吧!專供…嗯,專供那些錢多得沒處花的豪門大戶‘收藏’!價格嘛…翻倍!”
內閣眾臣先是一愣,隨即恍然大悟!倪元璐撫掌大笑:“妙!妙啊!陛下!此乃…此乃‘寓征于藏’,充實國庫之良策!豪門爭搶‘紀念幣’,國庫得利,新幣流通亦不受影響!兩全其美!”
張國紀也眼睛一亮:“臣立刻去辦!定讓那些富戶,心甘情愿掏銀子!”
朱嘯把玩著金幣,自嘲一笑:“呵…袁大頭…想不到,朕這‘朱大頭’,倒是提前三百年問世了…效果…似乎還不錯?”
暖閣內,君臣相視而笑。新幣的洪流,正以無可阻擋之勢,沖刷著帝國的每一個角落,為這艘剛剛經歷風暴洗禮的巨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澎湃動力!帝國的財政根基,已然鑄就!而蜀王那點小心思,在朱嘯眼中,不過是即將被碾碎的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