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軍?!出塞百里?!殺得是蒙古韃子?!還斬首上千?!
軍官又揚起一卷公文,高聲補充:“奉欽差諭:此捷報與《墾荒令》同布!陛下內帑與皇家商會作保,墾荒者分地百畝、發種借牛、給安家銀,五年不征糧!有延誤克扣者——以欺君論處,格殺勿論!”
“格殺勿論”四字像鐵錘砸進每個人心里。
死寂之后,瞬間炸了!
“天命軍!是天命軍把蒙古韃子打跑了!!”精瘦行商第一個跳起來,激動得聲音發顫,“朝廷沒騙咱們!真派兵護著咱了!”
“一百畝地!還有安家銀!”絡腮胡獵戶一巴掌拍桌,“蒙古韃子都殺退了,還怕個球!俺這就回去帶全家報名!”
“同去!這回必須去!”幾人全紅了眼,剛才那點恐懼被捷報沖得粉碎!
朱求桂緩緩起身。
就在塘兵要轉身離開時,他一步上前,亮出金牌。
“如朕親臨”。
滿驛站著的人撲通跪倒,鴉雀無聲。
“參見欽差大人!”
朱求桂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那幾個百姓臉上:
“你們剛才的話,本官都聽見了。你們怕蒙古韃子,朝廷就打蒙古韃子;你們怕官府欺瞞,本官就用這項上人頭擔保:陛下之言,絕不虛妄!墾荒令說到做到,若有人刁難,直接報我欽差晉王世子朱求桂的的名號,去巡撫衙門、去孫督師府上告狀!”
說完,他收牌轉身,領人上馬,踏進漫天風雪。
身后,驛站里像滾水潑雪,徹底沸騰。幾人圍著塘兵問東問西,臉上再不是恐懼,而是灼人的希望。
內閣議政·重塑遼疆
翌日,文華殿小朝會。朱嘯將重新劃分遼東行政區域的議題提出。
“遼東舊制,衛所林立,疆域模糊,已難適應開發治理之需。朕意,當廢衛所,設府縣,明晰疆理,以便施政。”朱嘯定下調子。
吏部尚書率先出列:“陛下圣明。臣以為,可于遼西設錦州府,轄原廣寧等地;遼河以東、半島區域設遼陽府,治所仍在遼陽;北部墾荒重地,新設開原府(或稱北疆府),轄鐵嶺、開原以北廣袤之地;東部山區及連通樂浪之要沖,可設鎮江府(或安東府)。四府并立,各專其責。”
兵部尚書補充:“區劃需與防區配合。尤其新設之開原府,地廣人稀,直面潛在威脅,需駐以重兵,且需兼顧屯墾戍邊之責。”
戶部尚書則關注現實:“設府置縣,官署、俸祿、移民安置,耗資巨大。雖陛下內帑可支應部分,然長遠之計,需盡快使遼東自給乃至反哺朝廷。”
首輔袁可立總結:“諸位之言甚善。劃分四府,確乃良策。請陛下允準,由內閣牽頭,吏、兵、戶三部與孫督師詳議各府轄區、治所、官員品級、駐軍及錢糧細則,盡快呈報圣裁。”
“準!”朱嘯拍板,“此事關乎國本,要快,要實!朕要在冰雪消融前,看到新的官府在那片黑土地上扎根運轉!”
朝議散去,一項重塑遼東格局的重大決策開始落地。而朱求桂的密報,也正通過千里傳音符,不斷將最基層的訊息跨越山河,直達天聽。(龍爪衛的密報中,似乎提及某些地方吏員與神秘商幫往來甚密,大量收購遼東特產的藥材、皮毛,資金流向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