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如同投入滾燙油鍋的火星。
下一秒,整個世界的聲音仿佛被瞬間抽空,旋即又被前所未有的狂暴轟鳴所徹底吞噬!
“定遠號”龐大的艦身猛地向后坐去,右舷三座雙聯裝305毫米巨炮轟然噴吐出長達數十米的熾熱怒焰與遮天蔽日的濃煙!巨大的沖擊波甚至在海面上壓出一個短暫的凹坑!緊接著,“鎮遠”、“經遠”、“來遠”…所有鐵甲艦的主炮一齊怒吼!
數十枚重達數百磅的高爆榴彈,撕裂空氣,發出死神般的尖銳呼嘯,以超越守軍想象的軌跡和速度,跨越漫長的距離,精準地砸向長崎港外的炮臺和壘墻!
轟隆隆——?。。?/p>
地動山搖!第一輪齊射的彈著點瞬間被一連串驟然膨脹的橘紅色火球和沖天而起的濃煙黑柱所覆蓋!土木結構的炮臺和矮墻如同紙糊的玩具般被輕易撕碎、拋撒上天!隱約可見人體的殘肢斷臂和火炮的碎片在爆炸中四散紛飛!
這僅僅是開始。
明軍艦隊并未停歇,各艦副炮、速射炮也加入了這場毀滅的交響樂。炮火開始向港區內部延伸,碼頭、倉庫、町屋…一切疑似工事或可能藏匿兵力的區域,都遭到了無差別的、犁地般的飽和轟擊!
轟!轟!轟!轟!
爆炸聲連綿不絕,如同永不停歇的雷霆!整個長崎港區地動山搖,被濃密的硝煙和火焰徹底籠罩。岸上零星的、微弱的還擊炮火(即便有幾發僥幸擊中海面,也只在明艦遠處的海面上激起微不足道的水花)很快便徹底啞火。
炮擊持續了整整兩日兩夜。
明軍的炮火時而狂暴,時而精準,時而沉寂片刻,待驚慌的守軍試圖探頭,又驟然以更猛烈的炮火覆蓋過去。這種心理和物質上的雙重折磨,幾乎徹底摧垮了殘存守軍的意志。長崎港沿岸工事已被徹底夷為平地,化為一片灼熱的、冒著青煙的廢墟。
十二月二十二,午時。
炮聲驟然停歇。海風卷過,吹散些許硝煙,露出下方如同地獄般的景象:破碎的木質結構仍在燃燒,焦黑的殘垣斷壁冒著青煙,港口海面漂浮著各種碎片,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硝煙和血肉焦糊的惡臭。
“提督,炮火準備完畢。沿岸可見工事已全部摧毀,未遇有組織抵抗。”副將稟報。
俞咨皋放下望遠鏡,面無表情:“傳令!登陸部隊,出擊!”
凄厲的進攻號角響起!
早已在運輸艦上待命多時的海軍陸戰營官兵(源自精銳的玄武軍)如同猛虎出閘,迅速沿繩網滑入數十艘特制的平底登陸小艇。這些小艇船首裝有輕便鋼板,船尾裝有小型蒸汽機或由士兵奮力劃槳,如離弦之箭般,分成數波,朝著預定的灘頭陣地疾馳而去!
與此同時,艦隊的中小口徑火炮再次轟鳴,對灘頭后方可能藏匿敵人的區域進行最后一輪覆蓋射擊,為登陸部隊提供最后的火力掩護。彈幕如同移動的鐵墻,穩穩地護著登陸艇向前推進。
零星殘存的薩摩武士從廢墟中嚎叫著沖出來,試圖做決死沖鋒,迎接他們的是登陸艇上架設的迅雷銃(早期轉管機槍)潑灑出的彈雨,以及陸戰營士兵精準的排銃射擊。這些零星的抵抗如同撞上礁石的浪花,瞬間粉碎。
登陸過程出乎意料地順利。首批陸戰營士兵很快搶占了灘頭,建立了穩固的立足點。工兵迅速開始清理障礙,設立登陸場標識。
后續波次的登陸艇運載著更多的士兵、輕型火炮以及物資源源不斷地上岸。一面巨大的明字龍旗被插在最高的一處廢墟上,迎風獵獵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