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求桂親自來到測繪房門口時,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景象。他沒有立刻打擾,直到林錦杰完成一組計算,放下筆,才開口道:“林守備。”
林錦杰聞聲抬頭,見是世子親至,略顯驚訝,隨即從容行禮。
朱求桂將那份充滿未知的太平洋海圖推到他面前,語氣誠懇:“林守備,未來的航路,前所未有。暗礁、洋流、風暴區,需精準預判。抵達新大陸后,沿岸水文、港口地形、宜居之地,更需你一寸寸測量,繪成可供后續大軍使用之詳圖!此事關乎艦隊存亡與開拓根基,非你這等心思縝密、精通此道者不能勝任!我朱求桂,特來相請!”
林錦杰扶了扶眼鏡,目光在海圖未知區域細細掃過,眼中閃過一絲遇到高難度挑戰的興奮,隨即化為沉靜的責任感。他深吸一口氣,鄭重拱手:“世子親至,重托相付,卑職……敢不竭盡所能,窮盡所學?必為我大明,在那陌生海域,點亮一座精準的航海燈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點中張小凡、林錦杰后,朱求桂深知,最關鍵的一環在臺灣。他親筆修書,連同皇帝手諭及金牌調令,交由龍鱗衛加密信道,通過最快的通訊渠道,發往天津港,再由天津港派出專司聯絡的快船,日夜兼程南下福建,轉赴臺灣。
臺灣府,鄭成功駐地。
水師指揮李世敏剛結束一次沿岸巡邏,清剿了幾股零星海盜,正于“靖海”號上書寫報告。副官笑道:“大人,這幾日海上清凈多了。”
李世敏卻望向東方,語氣帶著向往:“臺灣海峽,還是太小了。真不知此生,有無機會去那真正無垠之洋上看一看。”
數日后,來自京師的快船抵達臺灣。當李世敏接到那封措辭緊急、并明確標注“晉王世子朱求桂親筆,陛下玄鐵金牌為憑”的調令時,心中巨震。他不敢耽擱,立刻前往侯爺府向鄭成功辭行。
帥帳之內,鄭成功看完調令和隨附的皇帝手諭,沉默了片刻。他抬頭看著眼前這位自己當年特意從登萊水師要來的年輕俊才,目光復雜。
“世敏啊,”鄭成功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當年本侯將你要來,是看中你沉穩干練,是可造之材。你在臺灣這些年,也確實沒讓本侯失望。”
他輕輕拍了拍調令:“如今,陛下宏圖,世子親點,要你去擔當更重的擔子,探索那萬里之外的新大陸……這是國之大事,亦是你的造化。”
李世敏單膝跪地,眼眶微熱:“侯爺!末將……末將蒙侯爺賞識,簡拔于行伍,才有今日!此恩此情,世敏永世不忘!如今奉旨遠行,心中實在……”
鄭成功上前一步,親手將他扶起,用力握了握他的臂膀:“不必如此!好男兒志在四方!陛下與世子將此開拓重任托付于你,是信任你的能力!記住,無論到了哪里,你都是我大明的水師將領,莫要墮了我等的威風!”
他頓了頓,語氣轉為深沉:“只是……那北美遠隔重洋,萬事艱難,定要珍重。本侯……盼你建功立業,亦盼你平安歸來!”
李世敏虎目含淚,重重抱拳,聲音哽咽卻堅定:“侯爺教誨,末將銘記于心!此去,必不負陛下、世子重托,亦不負侯爺期許!縱使肝腦涂地,亦要讓我大明龍旗,飄揚于新大陸之上!”
辭別鄭成功,李世敏立刻交接軍務,登上在此等候的專用快船,揚帆北上,直奔天津,再由陸路星夜趕赴京師。
當李世敏風塵仆仆趕到京師隱秘據點,見到親自在此等候的朱求桂時,內心依舊激蕩難平。
朱求桂沒有多余寒暄,直接將那幅更為詳盡的北美開拓構想圖在他面前展開。
“李指揮,”朱求桂看著他,“開拓新陸,非僅勇力可成。建立據點,穩固灘頭,溝通土人,應對萬變,此等兼具軍事、外交與開拓之才,乃我急需!皇兄與我都認為,你是不二人選!”
看著那陌生而廣袤的海岸線,想象著那片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土地,李世敏只覺得一股熱血與使命感充盈全身。他單膝跪地,仰頭道:“世子!末將得陛下與世子信重,蒙鄭侯爺成全,愿效死力!跨萬里海疆,開千古未有之業,武人至榮!末將立誓,必讓我大明龍旗,深深扎根于那新大陸之土!”
張小凡的悍勇無畏、林錦杰的縝密精準、李世敏的沉穩干練,再加上朱求桂自身作為宗室子弟的統御力、決斷力以及對皇帝戰略意圖的深刻理解,一支未來北美探險艦隊的核心指揮骨架,已然悄然成型,凝聚著一往無前的銳氣。
朱求桂看著眼前這三張年輕、堅毅而又充滿蓬勃朝氣的面孔,仿佛已經聽到了遙遠太平洋的波濤聲,看到了大明龍旗,在那片廣袤、原始而充滿希望的新大陸海岸線上,迎著朝陽獵獵招展、扎根生長的輝煌一幕。
喜歡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請大家收藏:()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