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條例》頒布,鼓勵移民實邊、開礦建廠,民間反響如何?有無商賈大戶、貧苦百姓積極響應?遼東、樂浪、東瀛等地,移民安置是否妥當,屯田是否順利?”
“各地官營、民營工坊,如紡織、冶煉、造船等,發展情形如何?新式機械應用可廣泛?工匠待遇、技藝傳承可有保障?”
“其三,吏治與地方勢力,給朕睜大眼睛,豎起耳朵!”
“明察暗訪,看地方官吏是勤政愛民,還是貪墨枉法,尸位素餐?有無與地方豪強、宗族勢力勾結,欺壓良善,侵吞田產,把持訴訟,壟斷市場?”
“特別注意遼東四省,野人女真早已剿撫并用,盡數歸化安置,或遷入內地分散居住,其地已設府縣管轄。
爾等需重點勘察軍屯情況,衛所官兵是否懈怠,屯田產出能否自給?邊關貿易,主要是與蒙古諸部、朝鮮及海西殘留部族的互市,是否有序?有無走私、違禁物品交易?移民至此的百姓,生活是否安定,農業開發進展如何?學堂、藥鋪是否按朝廷規制建立?”
他頓了頓,聲音陡然提升,帶著凜冽的殺伐之氣:“朕,賜爾等金牌一面,所至之處,如朕親臨!可憑此金牌,調動當地龍鱗衛力量協助查證!遇有貪官污吏,證據確鑿者,可先行羈押,并通過驛站電報系統,即刻將案情摘要及證據鏈上報京師!遇有地方惡霸,欺壓良善,民怨沸騰者,查實之后,可借調當地駐軍,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這番話如同驚雷,在奉天殿內炸響,更是狠狠撞擊在每一位巡御史的心頭。
·
陳子駿內心:
先斬后奏?!調動龍鱗衛?!這……這權力也太大了吧!若遇貪官惡霸,我……我真能下得去手嗎?手握生殺大權,一念之間便是人命……年輕的心中既感興奮,又充滿惶恐。他下意識地握緊了拳,指節有些發白。
·
周文淵內心:
禍兮福之所倚啊……陛下這是將我等架在火上烤!辦好了,簡在帝心;辦砸了,或是借此徇私,必是滅頂之災。這金牌,既是護身符,也是催命符!須得萬分謹慎,如履薄冰。他暗暗嘆了口氣,感覺肩上的擔子重逾千斤。
·
趙明遠內心:
機會!天大的機會!有了這金牌,有了龍鱗衛協助,還有電報直通陛下,那些地方官誰敢不敬?正好可以……他心中已經開始盤算如何利用這次巡查結交“有用”之人,或是打擊潛在的對手。臉上雖竭力保持平靜,但微微上揚的嘴角還是泄露了一絲心緒。
·
李崇文內心:
陛下雖未納諫留守京師,但此舉亦是心系天下!若能以此權,為百姓除掉幾個禍害,清查幾樁積案,則不負圣恩!只是,這權力如此之大,必須秉持公心,證據確鑿,絕不能濫用。內心那份對皇帝離京的擔憂,似乎被這沉甸甸的責任沖淡了一些。他深吸一口氣,目光逐漸變得堅定。
朱嘯特別強調了匯報機制,將他們的退路徹底堵死:“爾等需將沿途所見所聞,尤其是關乎民生各項數據、新政推行利弊、地方吏治實情,定期、詳細行文記錄!尋常觀察,每旬通過驛站系統以電報形式簡要匯報一次;遇重大事項,如發現大規模貪腐、民生疾苦急需解決、或值得推廣的良政善治,必須立即通過電報密奏!所有巡查記錄,需在奉旨回京前整理成詳實文書,呈報御前!不得敷衍塞責,不得徇私枉法!若有懈怠或借此擾民者,嚴懲不貸!”
“臣……臣等領旨!”聲音參差不齊,帶著難以掩飾的復雜情緒。他們原本準備好的慷慨陳詞,在皇帝這雷霆萬鈞而又細致入微的安排下,顯得如此蒼白無力。離京巡查已成定局,他們必須面對一個完全不同的“戰場”。
大朝會在一種極其復雜微妙的氣氛中結束。百官懷著各不相同的心情,默默退出奉天殿廣場。
而幾乎在朝會結束的同時,最新一期的《大明日報》特刊,就以最快的速度印制發行,遍布京城的大街小巷,并通過驛道、電報系統迅速將消息傳往全國各地。
報紙的頭版頭條,是用加粗特大號字體印刷的醒目標題:
“陛下心系黎庶,特遣御史代天巡狩!持金牌,調龍鱗,查民隱,除奸惡!”
報道詳細闡述了巡御史的權責,尤其突出了對民生細節(糧價、住房、教育、醫療)、新政實效(《考成法》、《開拓條例》、工坊發展)以及地方吏治的考察,并點明了利用電報系統確保信息暢通。對于劉一燝、錢象坤的離去,僅以“年老體衰,榮歸故里”輕描淡寫地帶過。輿論的焦點,被成功引導向了這場規模空前的全國大巡查。
消息傳出,京城內外,一片嘩然,隨即是百姓們由衷的歡呼和期待!
“圣天子明鑒萬里!早就該派欽差下去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