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十三年,十月中旬。一個注定載入史冊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通過《大明日報》的加急刊和官府邸報,瞬間傳遍了整個京畿,繼而向著帝國的四面八方擴散開來。
“通了!通了!天佑大明!萬歲爺下旨,北京到天津衛,北京到山海關,兩條鐵…鐵路!正式通車了!”報童們揮舞著還散發著墨香的報紙,在京師的街巷里瘋狂地奔跑吆喝,聲音因激動而嘶啞。
整個北京城先是一靜,隨即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茶館里,原本喧囂的議論聲瞬間被這個話題淹沒。
“老天爺!真的通了?那青龍鐵龍,真的能日行千里了?”一個老茶客手里的煙袋鍋子都差點掉地上,瞪大了眼睛問道。
“那還有假!報紙上白紙黑字寫著呢!還配了圖!好家伙,那火車頭,比房子還大,冒著黑煙,力大無窮!說是從山海關到北京,以前快馬加鞭也得一天多,現在坐那火車,幾個時辰就到!”旁邊一個識字的商人指著報紙,唾沫橫飛地解釋著,臉上滿是紅光。
“這…這簡直是神跡啊!陛下真是…真是…”一個老秀才激動得不知用什么詞來形容,“真是堪比三皇五帝,功蓋堯舜啊!有了這鐵路,調兵運糧,何等迅捷!我大明江山,穩如泰山矣!”
“何止是調兵運糧!”另一個行商模樣的人插嘴,眼中閃爍著精光,“以后咱們販貨,去天津衛出海口,去山海關外,朝發夕至!這得省多少工夫,多賺多少銀子!陛下這是給咱們老百姓開了條金山之路啊!”
街頭巷尾,人人都在議論鐵路,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自豪、興奮和對未來無限的憧憬。帝國的脈搏,仿佛也隨著那兩條鋼鐵巨龍的貫通,而變得更加雄渾有力。
衙門里,官員們同樣激動難抑。
“奇觀!真是千古未有之奇觀!”一位工部郎中捧著邸報,手都在顫抖,“誰能想到,有朝一日,我等能乘坐這鋼鐵巨龍馳騁于天地之間!陛下之雄才偉略,天工院之鬼斧神工,實非我等所能揣度!”
“此乃國之大動脈也!”兵部的一位主事目光銳利,“遼東、樂浪若有戰事,大軍朝發夕至,糧秣軍械瞬息可達!看誰還敢覬覦我大明疆土!”
而在京營駐地,官兵們的反應則更為直接熱烈。
“啥?咱們盧大將軍,就是從山海關坐著那青龍號火車回來的?乖乖!那可是咱們的征東大將軍啊!坐著鐵龍凱旋,這氣派!”
“聽說那火車力氣大得沒邊,能拉好幾千人!要是以后咱們出征,也坐這玩意,那得多快!”
“陛下圣明!有了這寶貝,咱們當兵的心里更有底了!誰敢炸刺,鐵龍直接拉著咱們就平了他!”軍營中,士氣因這劃時代的交通工具而空前高漲。
------
青龍凱旋·獻俘在即
山海關車站,人山人海。嶄新的站臺旁,一條鋼鐵巨龍靜靜地臥在鐵軌之上,黝黑的車身上,“青龍號”三個鎏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巨大的煙囪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
征東大將軍盧象升,一身戎裝,披風獵獵。他望著眼前這從未想象過的龐大造物,饒是見慣了沙場風云,心中也不禁波瀾起伏。他身后,是同樣激動又好奇的李定國、高迎祥、王破虜等一眾將領,以及被嚴密看押在多輛囚車之中的多爾袞、范文程等一干俘虜。
“盧督師,請登車!此乃陛下特旨,命您乘此青龍號,率凱旋之師,先行入京!”當地的官員恭敬地引導。
盧象升深吸一口氣,大手一揮:**“登車!”
精銳的凱旋將士們,押解著重要的俘虜,有序地登上后面的車廂。當巨大的汽笛發出一聲撕裂長空的轟鳴,整個列車緩緩啟動,然后速度越來越快,窗外的景物飛速向后掠去時,車廂內的所有人——無論是得勝的將軍還是階下的囚徒——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多爾袞望著窗外飛速倒退的田野,面色死灰,他最后一點關于憑借地理周旋的幻想,在這鋼鐵巨獸的速度面前,徹底粉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