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醫術高超、德才兼備的醫學人才,太少了。
“以后咱們對醫療的要求,只會越來越嚴。這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預測,而是一個現實的趨勢。隨著科技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不再滿足‘于能看病’,而是追求‘看的好’。他們要求更精準的診斷、更有效的治療、更人性化的服務。”
馮湘湘說完這番話,屋里一下子安靜了。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她身上。
誰都聽得出來,她說的是實話。
現在混日子的人真不少。
有些醫生,上班打卡,下班走人,病人來了敷衍了事。
更有甚者,把醫院當成生意場,一心只想撈錢。
這樣的風氣,正在一點點侵蝕著醫療行業的根基。
國家越來越重視醫學,醫學院也成了香餑餑,誰都想擠進去。
可很多人選擇學醫,并不是出于熱愛,而是因為“穩定”“體面”“有前途”。
結果呢?
真正愿意扎根臨床、潛心鉆研的人,反而越來越少。
李大山聽完,沒立刻接話,低著頭想了會兒,然后慢慢點了下頭。
“嗯,接著說。”
他知道,這個年輕女醫生接下來要講的,恐怕不會太輕松。
馮湘湘沒停,接著講。
“第三點,我建議醫院多開婦科和兒科。”
這不是隨口一提,而是一項嚴肅的建議。
她知道,在座的老大們平日關注的多是外科、急診、內科這些“大科室”,卻往往忽略了這兩個特殊領域。
“過去總有人覺得婦科病見不得人,這觀念早該扔了。這種陳舊的觀念,不僅害了女人自己,也影響了整個家庭的健康。咱們得讓女同志敢看病、愿看病。不僅僅是改善醫療環境,更要打破心理上的障礙。”
“設立獨立診區,保護隱私,加強健康宣教,每一步,都要走得扎實。尤其是咱們部隊里女兵越來越多,身體不舒服都不敢說。可她們同樣是戰士,同樣要扛槍站崗,同樣流血流汗。不能因為性別,就讓她們在健康上吃啞巴虧?”
“兒科也一樣。孩子生個小病,家長手忙腳亂,找不到靠譜的地方。發燒、咳嗽、拉肚子,看似常見,但處理不當,可能迅速惡化。而現在的兒科資源嚴重不足。多少父母抱著孩子在醫院走廊里焦急等待。”
“這兩個科室,真不是可有可無,是必須要有。它們關系到一個群體的尊嚴,也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未來。忽視婦科,就是忽視女性的健康權;輕視兒科,就是輕視下一代的成長。這不是小問題,而是大民生。”
馮湘湘姿態筆直,沒有卑微討好,也沒有刻意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