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萬流民加上充足的糧食,多段建設,加上水泥。不到一年鐵路就貫穿了,一路修到了攀枝花。
可以加速建設鋼鐵廠,不過馬上開春了,流民也要回家種地了,沒有只給飯吃的廉價勞動力了。
給他們分發糧食讓他們自己回家,不管怎么說,山西和河南這兩個地方的民心算是收復了。順便派人一起回去接收地盤,四川也緩過勁了,糧食可以自足。
一轉眼就是四省之地,盡在麾下。
還有誰?還有誰?
立國,必須立國。
眾位重臣商量以后給出答案,先立國,再成家。
也不能著急,王府的規格不夠,還得繼續加蓋。畢竟立國以后就是大肆封賞,隆重,必須隆重。
“成婚你那邊要通知什么人嗎?”陳陽問道。
馬秀英輕笑一下,“如果我能勸父親投降,你怎么安排?”
怎么安排!陳陽幾乎沒想過,投降他都不想要,實力太強了,直接碾壓過去就好,毀滅重建肯定比修修改改來的快。
“我打算君主立憲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和皇室共同執政,走資本殖民道路。
上議院由學者,職業者組成,掌握生產財政,下議院由工人,農民組成,掌握人工,皇室掌握軍隊,平衡兩派。
這樣即使皇帝非常拉胯,也有兩議院共同的利益牽制,不至于決策錯誤。如果皇帝有腦子,有實力,就可以壓制兩派中興國家。所以我最多給一個議會席位,虛銜貴族。”
“你這樣恐怕跟你打天下的人不愿意吧!”馬秀英點出重點,大家都想拼從龍之功,萌陰封子。現在只有選舉議員,和虛銜貴族。
“所以我起事的時候靠的是奴隸,沒有接受過任何人資助,權力下放也只有陳一他們十個,自然不怕。能給,我也能收回來。”陳陽有絕對的自信。
所以才處理了陳一,收回軍權,直接領導軍部。
立國首先得要一個祭壇,要昭告上天,祭祀先祖。祭壇問題不大,蓋一個就行,土壘的一天就能搞定。不過也問題來了,陳陽沒有先祖。
“王上,你不知道先王,先王后的名字?”陳三滿臉不可置信。誰不認識爹媽呀!
淦!我爹媽還在800后才出生,這怎么說,“你們自己解決吧,別問我了,我什么也不知道。”
大臣們自己修修改改,翻遍史料,給陳陽找了三十多代的祖宗。硬是翻到了舜帝血脈,潁川陳氏。
好家伙,陳陽直呼好家伙,名門望族就這么來了,自己給自己找祖宗是吧。咱也是三皇五帝的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