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并未走遠,而是在面館附近尋覓起了適合帶入面館享用的食物。
一番搜尋后,他們發現了不少美味的選擇。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褡褳火燒,這是一種長形的肉餡餅,煎至金黃的外皮焦脆可口,咬上一口,餡料的汁水便會在口中四溢開來。
他們選擇的是豬肉大蔥口味的,這種經典搭配向來備受人們喜愛。
沈星瑤之前吃過豬肉大蔥的餃子,那味道讓她難以忘懷,至今也還是家里過節時候包餃子的首選餡料。
所以對這種餡料的褡褳火燒充滿了期待。
尤其這種食物,沈星瑤還真沒嘗過這種長條形的,更是讓她覺得新奇。
她心想,這樣的形狀一定有其獨特之處,于是決定一定要試試看。
當然,糖火燒也是必不可少的。
這種點心以紅糖和麻醬為主要原料,層層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口感。
外皮酥脆,內里柔軟,甜味中帶著芝麻醬的醇厚香氣。
雖然通常人們會搭配茶水一同享用,但沈星瑤覺得如此豐富的糖火燒,直接吃肯定也別有一番風味。
畢竟站在門口都能聞到濃郁的紅糖味道。
盡管主食搭配主食并不是很講究,但碳水帶來的快樂卻是無法抗拒的。
而且,他們的碳水選擇可不止這些!
還有用糯米皮包裹著芝麻、白糖和果仁餡料的艾窩窩。
這種點心軟糯微甜,口感清涼不膩,讓人吃了還想吃。
“這個艾窩窩看著挺好的,一會兒嘗嘗,好吃的話,買些打包帶回去。”
“好,我們先每樣都要點兒嘗嘗看。”
蘇見野對此接受良好。
沈星瑤最喜歡這種糯嘰嘰的美食。
不管是當下午茶還是當零嘴兒都特別棒。
最后一樣,終于不是主食,而是甜品——宮廷奶酪。
這還是沈星瑤第一次聽說京都有這種美食。
用米酒發酵牛奶制成,冰涼微甜,口感細膩似雙皮奶,帶淡淡酒香。
看著就很誘人。
幾人懷揣著期待的心情,緩緩踏入面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