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有難,豈能坐視,瑾兄不必多言,即刻點齊本部兵馬,火速回援鄆州,若有需協助之處,盡管開口!”
朱瑾聞言,眼中瞬間涌上感激與激動,重重抱拳,聲音哽咽:“李節帥高義,此恩此德,朱瑾永世銘記。”
劉知俊也立刻拱手,語氣急促:“李節帥,感化軍新敗,恐軍心動搖。某亦需速回軍中穩定局面,某愿與朱瑾將軍同往,略盡綿力。”
緊接著,屬宣武軍的李唐賓與龐師古也同時起身,拱手道:“李節帥,如今陳州之圍已解,秦賊敗退,朱帥處恐需兵力,吾等亦需回軍效力。”
李燁目光掃過請命的四人,毫不猶豫地點頭:“理應如此,諸位將軍情誼深重,忠義可嘉,速去便是。”
他略一沉吟,目光再次掃過廳堂中神色各異的諸將,朗聲道:“朱瑾將軍、知俊將軍此去馳援,兵兇戰危,亟需一處穩固之地,休整兵馬,收攏部眾,以為根基。”
他手指向地圖上的鄭州:“鄭州乃中原重鎮,城垣堅固,府庫糧秣充盈,我已命人清點完備。此城,我便交予瑾兄駐守,望能助泰寧軍重整旗鼓,抵御強敵。”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連葛從周、霍存等心腹大將都面露詫異。
鄭州是剛剛浴血奮戰奪下的戰略要地,城堅糧足,位置關鍵,竟如此輕易就拱手讓人?
朱瑾更是震驚得無以復加,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聲音都有些發顫。
“李節帥!這…這如何使得?鄭州乃主公浴血所得,重鎮之地,朱瑾豈敢…”
李燁擺手,不容置疑地繼續道:“頓丘縣,地處要沖,控扼蔡北,可為知俊將軍暫作根基,囤積糧草,招攬舊部,策應感化軍方向。”
他的手指又點向地圖另一處:“項城縣,城池堅固,即交由李唐賓、龐師古二位將軍鎮守,以為宣武軍南方屏藩。”
李唐賓、龐師古、劉知俊三人聞言,亦是動容。
他們與朱瑾交換了一個震撼而感激的眼神,同時離席,面向李燁,深深下拜,聲音帶著激動:“李公高義,雪中送炭,恩同再造,我等…感激不盡,銘感五內。”
這份在危難時刻給予立足之地的援手,遠比任何錦上添花的饋贈都更能打動人心,收服人心。
李燁拱手笑了笑。
此舉,不僅全了袍澤情誼,彰顯了重義輕利的胸懷,更在朱溫的南北兩面楔入了兩顆強有力的釘子。
朱瑾、劉知俊等人站穩腳跟后,無形中為李燁分擔了來自朱溫方向的壓力,于他自身的戰略布局亦是長遠之益。
葛從周、霍存、趙猛等將與朱瑾、劉知俊連日并肩血戰,早已結下深厚情誼。
此刻分別在即,雖知是形勢所迫,仍不免上前執手相送,互道珍重,言語間充滿唏噓與不舍。
眾人相互敬酒告別,酒碗碰撞之聲帶著壯烈,約定他日沙場重逢,再并肩破敵。
送走朱瑾、劉知俊、李唐賓、龐師古及其部眾后,李燁麾下大營的氣氛略顯沉悶,少了些喧鬧。
但將領們看向李燁的目光,卻更加敬服。
送走援軍次日,李燁立即召集麾下眾將。
葛從周、霍存、趙猛、趙犨、馬殷、高郁等人齊聚中軍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