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頭……這……這能行嗎?”
劉闖的聲音都帶著顫音。
“不行?那就一起死在這黃河邊上!”李燁的眼神如同淬了毒的冰棱,掃過眾人,“想活命的,就按老子說的做!立刻!”
求生的本能壓倒了恐懼。
殘存的牙兵們立刻手忙腳亂地藏起兵器,互相推搡著,低著頭,縮著脖子,努力做出被驅趕的囚徒模樣,雖然動作僵硬,但在昏暗的雨夜和混亂的局勢下,足以混淆視聽。
“猛子!老劉!你二人帶幾個機靈的,混在‘俘虜’隊伍后面,看老子手勢!一旦寨門有變,立刻動手奪門!”李燁最后吩咐道,聲音壓得極低。
“明白!”
趙猛和老劉重重點頭,眼中也燃起了最后的希望之火。
李燁深吸一口氣,冰冷潮濕的空氣混合著血腥味灌入肺腑,強行壓下翻騰的氣血和眩暈。
他猛地挺直了腰背,盡管左肩和腿上的劇痛讓他身體微微顫抖,但他臉上卻瞬間掛上了一副屬于勝利者的、帶著倨傲和殘忍的冰冷表情,活脫脫一個前來“接收”勝利果實的銀槍效節都軍官!
“走!”
李燁低喝一聲,翻身上了一匹從戰場奪來的、還算完好的戰馬。
他單手控韁,另一只手高高舉起那面殘破的銀槍效節都旗幟,帶著兩個同樣換上札甲、高舉魏博號旗、努力挺直腰板的“親兵”,驅趕著身后那兩百多名低頭縮腦、步履蹣跚的“俘虜”,朝著燈火通明的白馬津寨門,大搖大擺地走了過去!
馬蹄踏在泥濘里,濺起渾濁的水花。
“站住!什么人?再靠近放箭了!”
寨墻上,守軍立刻發現了這支奇怪的隊伍,警惕的喝問聲穿透雨幕。
弓弩手紛紛張弓搭箭,冰冷的箭簇對準了下方。
附錄:李燁逃亡路線
魏州至白馬渡口(約120里,陸路1-2日):
魏州(大名)位于河北南部,白馬渡口位于黃河南岸(滑縣北),是河北通往河南的核心渡口。
兩地間有官道(驛道)直通:魏州向南經繁陽(今南樂)、昌樂(今南樂附近),即可抵達白馬津(渡口)。
路程約120里(唐制),步行或騎馬1-2日可達。
地勢平坦,無高山大河阻隔,陸路通行條件良好。
白馬渡口至濮州(約90里,陸路1日):
渡過黃河后,從白馬津向東北方向,經靈昌縣(滑縣西南)、臨黃縣(濮陽西),即可抵達濮州治所鄄城(今山東鄄城)。
路程約90里,1日可達。此段亦為平原,有官道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