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你是爸媽的掌上明珠。”
“那是,他們那一代人,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兒嘛!他們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張市長,很高興認識你,我能加你一個聯系方式嗎?我回國以后去找你。”
“可以。”
兩人加了聯系方式以后,各自離開。
次日上午,張俊一行人前往大使館,和使館工作人員交流。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張俊他們都在巴黎城里行走,考察和了解整座城市的規劃設計。
除了地面上能看到的建筑之外,張俊還著重了解巴黎的下水道設計。
在世界名著中,巴黎下水道最著名的描述出自維克多·雨果的《悲慘世界》。
而這部小說,恰好是張俊最喜歡的一部小說。
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張俊也重刷過多次。
留給他最深刻印象的,也是巴黎的下水道。
雨果將巴黎的下水道描述為一個可怕的大地窖。
在小說中,下水道是一個充滿黑暗、潮濕和危險的地方,同時也成為了一些人物活動和情節發展的重要場景。
例如,主人公冉·阿讓為了躲避追捕,帶著受傷的馬呂斯在巴黎下水道中艱難前行。雨果通過對下水道環境的細致描寫,如狹窄的通道、渾濁的水流、惡臭的氣味以及時不時出現的老鼠等,展現了其惡劣的條件。
而張俊感興趣的,則是巴黎的下水道工程,為什么有那么大那么長?簡直跟地下迷宮一樣!
巴黎下水道是世界上唯一開放參觀的地下排水系統,總長2400公里。巴黎下水道博物館已成為游客游覽的熱門項目,人們可以在其中了解到巴黎地下排水系統的發展歷史。
通過參觀考察,張俊了解到巴黎下水道的特定方面,如工程技術、歷史變遷等等。
巴黎的下水道系統每日處理著高達1。5萬立方米的城市污水,承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地下排水系統沿著城市的道路網絡鋪設,每條道路下方都設有與之對應的排水溝,整個系統宛如人體的脈絡,四通八達。
它通過遍布城市的供水管道為居民提供自來水,而與之并行的排水管道則負責將生活污水有序導出巴黎。
如果你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如何分辨它是否發達?
只需要一場大雨足矣。
來一場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個小時,如果你撐著傘,溜達了一陣,發現褲腳雖濕卻不臟,交通雖慢卻不堵,街道雖滑卻沒有積水,那么這大概就是一個發達城市。
相反,如果積水盈足,小孩在家門口撈魚玩,汽車被淹在城市的低洼處,那大概就是個發展中的國家,它或許有錢建高樓大廈,卻還沒有心力發展下水道。
高樓大廈看得見,下水道看不見。
而一座發達的城市,肯定是需要上下求索的。
張俊需要的,就是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