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嵩山如同一頭匍匐的巨獸,在月光下顯露出沉默而威嚴的輪廓。后山木屋內,油燈的光芒因為古鏡與殘玉的異動而顯得搖曳不定,將沈墨與林清音臉上凝重的神色映照得忽明忽暗。
那面青銅古鏡灼熱異常,鏡面中央浮現的隱藏密室景象如同水波般蕩漾,雖模糊不清,但其中幾處獨特的、帶有濃厚佛教色彩的石刻紋樣,以及那祭壇的大致形制,都隱隱指向一個可能——少林寺內,或者說少林寺地下,存在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空間。而沈墨頸項間那半塊殘玉,散發出的乳白色光暈愈發溫潤,與古鏡的灼熱形成奇特的對比,仿佛彼此呼應,共同指向同一個源頭。
“古鏡示警,殘玉共鳴……這絕非巧合。”林清音緊握著溫熱的古鏡,指尖因用力而微微發白,清澈的眸子看向沈墨,“少林寺千年古剎,底蘊深厚,若真藏有與‘山河社稷圖’或前朝龍脈相關的秘辛,也并非不可能。只是……此地戒備森嚴,我們該如何探尋?”
沈墨暗金色的瞳孔在燈光下閃爍著冷靜的光芒。他感受著殘玉傳來的、一絲微弱卻持續的牽引感,那感覺并非指向藏經閣或達摩洞這類眾所周知的要地,而是偏向寺院后山一片更為荒僻、人跡罕至的區域。
“無需驚動旁人。”沈墨的聲音低沉而果斷,帶著慣有的冷靜,“既是隱藏之地,必有非常之徑。古鏡與殘玉既是鑰匙,亦是指引。”
他行事向來雷厲風行,既然有了線索,便絕不會坐等。更何況,這線索可能關乎他體內反噬的根源,以及幽冥殿真正的圖謀。
子時三刻,萬籟俱寂。連巡夜的僧侶也換過了最后一班,整個少林寺陷入了沉睡般的寧靜。
兩道身影如同鬼魅,悄無聲息地避開了幾處明哨暗崗,融入了少林寺后山那片茂密而古老的林莽之中。沈墨在前,周身氣息收斂到極致,仿佛與周圍的陰影融為一體,唯有那雙暗金色的瞳孔在夜色中銳利如鷹隼,精準地循著懷中殘玉傳來的微弱牽引前行。林清音緊隨其后,她輕功雖不及沈墨卓絕,但身法靈動飄逸,加之對氣機流動的敏銳感知,總能恰到好處地避開可能的障礙與巡邏路線。
越往深處,林木愈發蒼勁,藤蔓纏繞,幾乎無路可走。殘玉的牽引感卻越來越清晰。最終,他們在一片布滿了厚厚青苔和爬山虎的陡峭山壁前停了下來。山壁看起來與周圍別無二致,但沈墨手中的殘玉,卻在此處散發出了最強烈的光芒,甚至微微震顫起來,仿佛要脫手而出。
“是這里了。”沈墨低語,目光如電,仔細掃視著看似渾然一體的巖壁。
林清音取出古鏡,只見鏡面上那密室景象的邊緣,隱約勾勒出了一道與周圍巖壁紋路極其相似、卻暗含某種規律的縫隙。她借著微弱的月光和殘玉的光芒,伸出纖指,在那布滿青苔的巖壁上細細摸索。
忽然,她的指尖觸碰到了一處極其細微的、與其他苔蘚觸感略有不同的凸起。她輕輕按了下去。
“咔噠……”
一聲幾不可聞的機括輕響,在寂靜的夜里顯得格外清晰。緊接著,面前那看似堅固的巖壁,竟無聲無息地向內滑開了一道僅容一人通過的狹窄縫隙!一股混合著塵土與古老檀香味的、沉封已久的氣息,從中彌漫而出。
縫隙之后,是一條向下延伸的、幽深漆黑的石階。石階兩側的墻壁上,鑲嵌著一些早已失去光澤的夜明珠,只能提供極其微弱的光亮,更添幾分神秘與陰森。
沈墨毫不猶豫,當先踏入。林清音緊隨其后,手中緊握古鏡,鏡面散發出的微光勉強照亮前方幾步之遙。
石階漫長而曲折,仿佛直通山腹深處。空氣中那股沉封的氣息愈發濃郁,還夾雜著一絲若有若無的、令人心神不寧的威壓。不知走了多久,前方豁然開朗。
他們踏入了一個巨大的地下空間。
這是一座依山腹天然石窟修建而成的宏偉殿堂,穹頂高聳,隱沒在黑暗中。殿堂四周的巖壁上,雕刻著無數巨大的、姿態各異的佛陀、菩薩、金剛力士像,雖歷經歲月,色彩斑駁,但那莊嚴慈悲或怒目威嚴的神韻依舊撼人心魄。而在殿堂的中央,赫然矗立著一座高達三丈的圓形祭壇!祭壇由某種黑色的巨石壘成,表面刻滿了密密麻麻、如同星河運轉般復雜的符文與圖案,其中一些關鍵節點,赫然與林清音在古籍上看到的、以及古鏡中浮現的圖案極其相似!
更讓人心驚的是,在祭壇的正中央,平整的臺面上,并非空無一物,而是深深地烙印著一副巨大的、線條古樸玄奧的——地圖虛影!
那地圖上山川起伏,江河奔流,龍脈走向隱約可見,雖只是能量構成的虛影,卻散發著一股掌控山河、運轉造化般的宏大氣息!
“山河社稷圖……的烙印?!”林清音失聲低呼,心臟狂跳。她沒想到,竟然會在這里看到與那傳說中的至寶直接相關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