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巨門那一聲低沉的嗡鳴與微不可查的震動,以及林清音頸間驟然發熱的鳳紋玉佩,如同投入靜湖的石子,在兩人心中激蕩起層層漣漪。希望與未知的危機感同時涌上心頭。
然而,那扇門僅僅震動了一下,便再次歸于沉寂,再無動靜。只有玉佩上傳來的、指向門上凹槽的微弱牽引感,證明著方才的一切并非幻覺。
“看來,要打開這扇門,并非易事。”沈墨凝視著那繁復的凹槽,沉聲道。他能感覺到,那需要特定的“鑰匙”或是某種特殊的條件,絕非蠻力可以開啟。
林清音壓下心中的激動與疑惑,將玉佩塞回衣內,感受著那殘留的溫熱,搖了搖頭:“當務之急,是先治好你的傷。否則,即便門后真有出路或傳承,我們也沒有能力去探索。”
她的目光重新落回那面記載著功法的冰壁,尤其是在那幾幅關于引導地氣療傷、疏通經絡的圖譜上流連。“這‘引氣歸元訣’似乎對你的傷勢有奇效,我們不妨先在此地修煉一番,待你傷勢穩定,再圖后續。”
沈墨點了點頭,他深知自己此刻的狀態確實是最大的拖累。兩人于是不再執著于巨門,重新在冰壁前坐下,決定利用這難得的安全環境和神奇的古老功法,先行療傷。
這一次,不再是粗略的記憶,而是深入的體悟與修煉。
沈墨盤膝而坐,五心朝天,依照“引氣歸元訣”的法門,嘗試更深入地溝通這片冰淵之下沉寂了萬古的地脈之氣。他摒棄雜念,將心神沉入那新生的“黎明劍心”之中,劍心澄澈,映照自身,也隱隱與外界那古老沉凝的氣息產生微妙的共鳴。
起初,進展緩慢。此地靈氣雖然精純古老,卻也如同萬年玄冰,極難引動。沈墨耐著性子,以自身那融合了輪回劍意與林清音血脈之力的淡金灰色能量為引,如同細小的鑿子,一點點地撬動著堅冰。
林清音則守在一旁,沒有修煉。她時而觀察沈墨的氣息變化,時而對照冰壁上的圖譜,生怕他行差踏錯。她的醫術修為極高,對人體經絡、內力運行的理解遠超常人,此刻正好能為他護法,并及時提出建議。
“氣走‘風府’,勿要遲疑,此穴為溝通內外之橋梁。”她輕聲提示,聲音在寂靜的冰淵中格外清晰。
沈墨依言而行,內力流過風府穴時,果然感到那原本滯澀的古老氣流順暢了一絲,一絲清涼之意融入經脈,如同甘泉流過干涸的土地,受損的經脈傳來細微的麻癢感,那是正在被修復的征兆。
他心中一喜,對林清音投去感激的一瞥。林清音報以溫柔鼓勵的微笑。
隨著時間的推移,沈墨對“引氣歸元訣”的領悟逐漸加深。他發現自己那“黎明劍心”的狀態,與這功法追求“天人交感、引氣養身”的宗旨竟有不謀而合之處。他的劍心不再僅僅是與山河共鳴的“意”,更成為了引導地脈之氣的“橋”!
漸漸地,以他為中心,周圍那沉滯的古老氣流開始如同受到吸引般,緩緩向他匯聚而來,透過周身毛孔,滲入經脈。這些氣流精純而溫和,兼具水的柔韌與冰的凝練,與他體內那淡金灰色的融合能量相遇,并未排斥,反而如同百川歸海,被迅速同化、吸收,成為修復他傷勢的最佳養料。
他背后那猙獰的骨裂處,被一股溫和卻持續的力量包裹、滋養,疼痛大減,愈合的速度肉眼可見地加快。體內那些因強行催動力量而受損的細微經脈,也在這股古老地氣的浸潤下,被逐一拓寬、加固,變得比以前更加堅韌。
更讓他驚喜的是,這股地氣中似乎還蘊含著一絲極其微弱的“生機”真意,與他輪回劍意中的“新生”一面相互印證,讓他對自身武學的理解又深了一層。
林清音看著他原本蒼白的臉色逐漸恢復血色,氣息從微弱變得平穩悠長,緊蹙的眉頭終于緩緩舒展,心中充滿了欣慰。她知道,他正在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恢復,甚至可能因禍得福,修為更進一籌。
她輕輕挪動有些發麻的雙腿,靠坐在他身旁不遠處的冰壁上,抱著膝蓋,安靜地注視著他。火光映照著他輪廓分明的側臉,鼻梁高挺,唇線緊抿,帶著一種專注而迷人的魅力。她想起他墜崖時毫不猶豫護住自己的身影,想起他醒來第一句關心自己的話語,想起此刻他毫無保留地在自己面前修煉……一種混合著心疼、依賴、驕傲與濃濃愛意的復雜情感,在她心中滿溢。
似乎感受到了她專注的目光,沈墨緩緩收功,睜開了雙眼。眸中那灰金色的光芒內斂而深邃,較之以往,更多了一份沉靜如海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