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0月,香江萬里無云,艷陽高照。
陳耀豪身著西裝,脖子上戴著手指粗的金煉子,嚼著甘蔗,自信滿滿的走在九龍城寨終年不見陽光的巷道里。
他的這身打扮,在城寨里有些另類,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古得冒令!豪哥。”巷道兩旁的店鋪里,不斷的有人給他打招呼。
“古你媽個頭啊,你今天要是再不交租,就砸了你的鋪子。”陳耀豪沒有好氣的罵了一句。
此時,冷不丁的一盆臭尿從樓上潑下來,陳耀豪幸好身手敏捷,否則就會中招,淋一個臭氣衝天。
“冚家鏟(全家死趐翹),是哪個王八蛋,讓我知道你是誰,下個月開始房租翻一翻。”
陳耀豪爆了一句粗口,也為自己感到僥倖,否則這一身價值上千港幣的西服就遭殃了。
九龍城寨的建筑以土木結構為主,建筑物之間緊密相連,形成錯綜復雜的迷宮。
且不斷向上擴展,形成密集的“垂直城市”,是香江高密度建筑的代表。
房子密密麻麻,抬頭不見天日,要是被潑到,根本就找不到人。
陳耀豪現在很牛逼,不但是一個穿越人士,還是九龍城寨的包租公,但面對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的場景,忍不住嘆了口氣。
當包租公自然很爽,作為一個重生人士,面對這一切就樂趣大減。
重生之后,陳耀豪發現自己身份不簡單,不但身手敏捷,武力值也驚人,上十個普通人根本近不他的身。
而且,還是九龍城寨擁有五棟樓的包租公,每棟樓高12層,每層九間出租房,每個月房租收入5萬多港幣。
在這個時候的香江,屬於妥妥的有錢人。
但九龍城寨是一個三不管地帶,面積只有322917。31平方英尺(0。03平方公里),卻常年住著三萬多人。
這里是底層人民生活的縮影,匯聚了眾多不同背景的人,形成了獨特的社會生態。
儘管缺乏政f管理,居民卻自發組織起來,建立了自己的供水、供電系統。
還建有學校、診所、小型工廠、寺廟、教堂等,滿足了基本生活和精神需求。
正是這里沒有律法,販d、走私、黑工廠………反正只要你能夠想到,這里但可以有。
這個時期的香江豪哥、雷洛進來,都會被砍。當然,信不信由你。
曾經的陳耀豪,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身邊長期養了幾個馬仔,而且錢大手大腳,所以是一個典型的月光族。
甚至還需要在同在城寨里開魚丸工廠的姐姐姐夫接濟,才能夠“快樂到月底”。
陳耀豪能被人喊一聲豪哥,首先是他為人豪爽,憑一身武力,經常在城寨“路見不平一聲吼”,成為西區的“好人”。
城寨分東西兩區,東區主要“江湖游俠”管理,都是一些見不得光的產業。
而西區主要是居民區,產業主要牙醫、魚丸工廠等。
別看魚丸工廠都是家庭作坊,卻供應著全港七成以上的魚丸供應。
而陳耀豪的姐姐陳熾蓮和姐夫李達強,就經營著這么一家魚丸工廠。
牙醫更不用說,由於監管空白,使得無牌牙醫能在此開設診所,無需領取商業登記和註冊,不用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