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榮耀科技無人入眠。而對陳耀豪來說,這僅僅是個開始。
=。
—
翌日清晨,還不到七點半,香江的天空濛著一層灰濛濛的薄霧,中環的街角卻已人聲鼎沸。
早點攤蒸騰的霧氣與行色匆匆的人流交織,勾勒出這座城市甦醒的軌跡。
“賣報!賣報!恆指衝破九百點,股市一片大好!“一個機靈的報童挎著帆布包,聲音清脆地在街角迴蕩。
“快看《星島財經》!榮耀隨身聽』單日狂銷近萬,銷售額破九百萬!”
這個數字像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瞬間吸引了路人的注意。
一位穿著西裝、提著公文包的年輕白領停下腳步,說道:“小朋友,你說什么?九百萬?哪份報紙講得最清楚?”
報童眼睛一亮,熟練地抽出幾份報紙:“先生,《星島》頭版頭條!《華僑》第二版有詳細分析!說這個'雙十'是全新營銷奇蹟!”
他壓低聲線,模仿著大人的語氣,說道:“還有《工商》說,這個銷量證明本地電子業的春天到了!”
“全部給我來一份。”白領掏出錢包,迫不及待地在路邊展開報紙。
類似的場景在香江多個報攤同時上演。在灣仔一家茶餐廳里,幾位準備上工的電子廠老板正圍著同一份《星島財經》。
“九千多臺?一天賣完?銷售額九百萬港幣?”戴著金絲眼鏡的李老板扶了扶鏡框,難以置信地重復著這個數字,“這銷售額,我們銷售部一個月都做不到這個數!”
他對面的陳廠長啜了一口濃茶,眼神復雜,說道:“你看報紙上面寫什么?重新定義便攜音樂』。哼,說到底就是部磁帶機,換個殼就賣到上千塊。”
“但是人家真的賣得動啊。“第三個聲音插入,是經營電子零件貿易的張先生。
“我聽說,榮耀這個月下的配件訂單,比上個月多了三倍。看來他們是玩真的。”
茶餐廳的電視正在播放早間財經新聞,女主播字正腔圓地報導:“。。。。分析認為,榮耀隨身聽的成功,不僅展示本地電子產品的市場潛力,更可能催生新的消費電子熱潮。。。。”
而在九龍一間擁擠的分租房里,兩個年輕工程師正對著一份《明報》興奮地討論。
“你看這個設計圖,其實我們都可以做到!”
“但是人家的品牌打響了,現在全港都認這個牌子。”
其中一人突然壓低聲音:“我認識榮耀科技的工程師,說如果我們自己搞,可以做到成本減半。。”
另一人眼睛一亮,問道:“當真?”
與此同時,在榮耀科技的辦公室里,市場部經理張年華正將一疊報紙放在陳耀豪桌上。
“陳生,全港主要報紙都報導了我們的銷售成績。現在整個業都在討論我們。”
陳耀豪微微一笑,目光掃過頭版上醒目的銷售數字,說道:“預料之中。通知研發部,加強新一代隨身聽的研發,目標仍然是巴掌大。並且加強產品專利備案,筑好產品自身的護城河。
另外,我們對銷售還是預估不足,雖然接下來銷量會下降,但備貨也銷售不了幾天,生產車間要開足馬力。同時,北美市場也要啟動。“
“是,我馬上去辦。”張年華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