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準備投資五億港幣,對九龍倉的貨倉碼頭進行現代化改造,將其打造為亞洲最先進的物流中心。”
沈弼仔細翻閱看計劃書,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陳耀豪繼續說道:“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與內地相關部門達成初步意向,未來九龍倉將成為香港與內地貿易的重要樞紐。
這個位置,怡和坐不穩,李包聯盟也未必坐得好。”
沈弼翻開計劃書看了看,沉思良久,緩緩道:“計劃很精彩,但滙豐需要的是確定性“確定性來自於實力與遠見。”陳耀豪身體微微前傾,“我可以向滙豐承諾三點:
第一,收購完成后,九龍倉的董事會將保留滙豐的席位;第二,所有業務往來優先考慮滙豐;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他故意停頓,觀察看沈弼的反應,繼續說道:“我可以保證九龍倉未來三年的股價穩定在合理區間,避免再次出現劇烈波動。”
這番話顯然打動了沈弼。作為銀行家,他最關心的就是穩定與可預期的收益。
“陳生,你的提議很有吸引力。”沈弼終於鬆口,“不過,滙豐需要看到更多的誠意。”
“誠意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陳耀豪微笑道,“決勝資本愿意以高於市價10%的價格,收購滙豐持有的全部九龍倉股票。這個價格,相信其他股東也會滿意。”
會議室里陷入短暫的沉默。沈弼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看遠處的海港,良久才轉身說道:
“陳生,你贏了。滙豐可以支持你的收購,但有一個條件一一收購完成后,我要親自擔任九龍倉的董事會主席。”
這個條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陳耀豪幾乎毫不猶豫地回應:“成交。”
離開滙豐大廈時,廉輝忍不住問:“老板,讓沈弼當董事會主席,我們不是被架空了嗎?”
陳耀豪微微一笑:“你錯了。沈弼要的是名義上的控制權,我們要的是實際經營權。
這筆交易,我們賺了。”
坐進車里,陳耀豪立即下達指令:“通知所有單位,計劃啟動。我們要在三天內結束這場戰爭。”
車窗外的香港依舊車水馬龍,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座城市的商業格局,剛剛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變革。
而陳耀豪,正是這場變革的主導者。
九月十八日,維港中心的會議室里氣氛莊重而審慎。決勝資本的戰略會議正在舉行,長桌上鋪滿了文件和報表。
陳耀豪環視在場的高管,語氣沉穩:“各位,雖然九龍倉收購戰暫時告一段落,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我們現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平穩接管九龍倉的運營。”
廉輝首先起身匯報,手中拿著剛整理完成的股權報告:“目前九龍倉市值8億港幣,按照最終協議,我們以每股42港元的價格收購了長江公司和滙豐持有的全部股份,總共費1。44億港幣。
加上我們之前通過多個渠道吸納的股份,現在總計持有九龍倉28%的股權,已經成為單一最大股東。”
“好,雖然我們已經是單一大股東,但控制權不穩定,廉輝你要繼續吸籌,直至持股49%。”陳耀豪指示道。
梁宏接看補充道:“怡和方面已經表示接受現狀,愿意保留12%的股份,但要求在新董事會中保留一個席位。
凱瑟克特別強調,希望能在碼頭業務方面繼續發揮怡和的經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