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公告欄、巴士站、地鐵口……只要年輕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yes》的身影。
維港文化甚至派出專員駐守學校附近的報攤,確保每一本雜誌都能精準送達目標讀者手中。
儘管業界對一本新雜誌的首印量持謹慎態度,但陳耀豪憑藉敏銳的商業嗅覺,大膽首印3萬冊,定價5港幣,既符合學生消費能力,又確保利潤空間。
事實證明,他的決策無比正確。短短數日,全港經銷商電話瘋狂涌入維港文化,要求緊急加貨!
面對供不應求的局面,陳耀豪當機立斷,下令加印1萬冊,確保市場不會斷貨。
《yes》的火爆不僅體現在銷量上,更吸引了gg商的瘋狂追逐。
多家國際品牌迅速聯繫維港文化,希望拿下雜誌的gg位,甚至有公司直接開出高價,要求長期合作。
香江傳媒界驚呼:“一本新雜誌竟能掀起如此風浪,陳耀豪的商業手腕令人嘆服!”
作為維港文化的掌舵人,陳耀豪的名字成為香江商界的焦點。
從九龍城寨的崛起,到如今在出版界掀起風暴,他一次次證明自己不僅是江湖梟雄,更是商業奇才。
有媒體評論:“陳耀豪深諳市場需求,精準把握年輕一代的喜好,這樣的眼光,絕非普通商人所能及。”
《yes》的成功,不僅是一本雜誌的勝利,更是陳耀豪的一次華麗轉身。
未來,他還會帶來怎樣的驚喜?
全港拭目以待!
……
瑪利諾修院學校。
夕陽的余暉灑在校園的石階上,放學的鐘聲剛剛敲響。
關家慧拎著書包快步走出校門,淺藍色的校服裙擺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擺動。
她的目光鎖定在校門外那個熟悉的報亭,那里正張貼著剛剛創刊發行的《yes》雜誌的巨幅海報,趙雅之的空姐造型在夕陽下格外耀眼。
“老板,要一本最新的《yes》。”關家慧從零錢包里掏出五元硬幣,臉上充滿了期待。
翻開雜誌的瞬間,她的眼睛就亮了起來。
“校沙龍”專欄里,一個個青春靚麗的女學生照片讓她看得入迷,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她心中萌芽:“我也要登上這個欄目!”
“家慧,看什么這么入迷呀?”同班同學湊過來,好奇地探頭。
關家慧揚起雜誌,說道:“你看,這是專門為我們中學生辦的雜誌,里面的內容都好有意思!”
她的聲音里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繼續說道:“你說,我要是也投稿參加校評選,結果會怎么樣?”
同學接過雜誌翻看,不禁讚嘆道:“哇!這個專欄真的很適合你誒!你比上面這些女生都要漂亮!”
關家慧抿嘴笑了笑,小心翼翼地把雜誌收進書包。
回家的路上,她的腳步比平時輕快許多,腦海里已經開始構思要穿什么衣服、擺什么姿勢拍照了。
這本小小的雜誌,似乎為她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