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看調查的深入,更多細節(jié)浮出水面。
廉輝團隊發(fā)現(xiàn),正大集團的收購行動並非一時興起,而是經過精心策劃的長期布局。
“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調查組長在第二天早上的匯報會上指出,“正大集團早在三個月前就開始在香港布局。
他們先是通過旗下子公司註冊了多家投資公司,這些公司表面上業(yè)務各異,但實際上都在為收購九龍倉股票做準備。”
廉輝仔細翻閱著調查報告:“也就是說,正大集團比我們更早就盯上了九龍倉?“
“是的。而且他們的操作手法相當老練,如果不是這次因為買盤過於集中露出了馬腳,我們可能到現(xiàn)在還發(fā)現(xiàn)不了他們的存在。”
就在這時,一個更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交易部經理匆匆走進會議室:“廉總,剛剛發(fā)現(xiàn)正大集團在今天開盤后的一個小時內,通過三家不同的券商,一口氣吃進了價值二千萬港幣的九龍倉股票!“
會議室里頓時一片寂靜。這個舉動太過張揚,完全不符合正大集團之前的低調作風。
“他們這是在釋放信號。”廉輝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馬上聯(lián)繫陳生,我要直接向他匯報。”
翌日。
決勝公司會議室。
在正大集團高調入場后的戰(zhàn)略會議上,陳耀豪作出了一個令所有與會者意外的決定。
“廉輝,從即刻起,暫停所有對九龍倉股票的買入操作,轉入全面觀望。”陳耀豪的聲音在會議室里清晰響起。
祝文宇忍不住問道:“陳生,現(xiàn)在正是趁亂布局的好時機,為何要突然停止?”
陳耀豪走到懸掛著九龍倉股權結構圖的白板前,用筆在正大集團的位置畫了一個圈。
“你們看,現(xiàn)在四方勢力齊聚,就像一個充滿沼氣的房間,誰先點火,誰就會引火燒身。”
他轉身面對眾人,目光炯炯有神,說道:“正大集團的突然高調,就是在試探各方的反應。
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不是急著展示肌肉,而是讓其他三方先互相消耗。”
梁宏若有所悟:“所以陳生是要以靜制動?”
“不止如此。”陳耀豪的嘴角泛起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我們還要借力打力。”
他隨即下達指令:“祝經理,你立即聯(lián)繫與我們關係密切的《財經周刊》和《商報》,讓他們在下期發(fā)布一份關於九龍倉資產的深度評估報告。
重點突出兩個觀點:第一,九龍倉在尖沙咀的碼頭土地如果轉型商業(yè)地產,價值將是現(xiàn)在的三倍以上;
第二,由於多方競購,其股價目前仍被嚴重低估。
三天后,這兩家權威財經媒體同時刊發(fā)了長篇分析報告。
報告用詳實的數(shù)據證明,九龍倉持有的土地資源如果進行商業(yè)開發(fā),其潛在價值可能超過二十億港幣。
這個數(shù)字立即在市場上引起了轟動。
效果立竿見影。
報告發(fā)布當天,九龍倉股價應聲暴漲15%,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