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榮耀電子的廠房里瀰漫著一種久違的振奮。
在張年華的帶領下,一群工程師以那幾臺從rb重金購回的d博機為藍本。
日夜連軸轉,竟然只用了短短二十天,就將幾臺娃娃機的原型機做了出來,比最初定下的時間表足足早出了十天!
機器一下線,陳耀豪立刻親自督陣,組織人手進行高強度測試。
測試內容包羅萬象:爪子的抓力概率、不同重量和形狀玩偶的掉落率、投幣系統的穩定性,乃至燈光音效對玩家心理的影響。
陳耀豪自己更是泡在測試間,反覆試玩這承載著工廠希望的第一款產品。
很快,測試范圍擴大到全公司,上至管理層,下至車間工人,都被要求來“抓娃娃”,然后提出改進意見,由張年華團隊匯總優化。
經過近兩周的全員“實戰”,張年華團隊終於將娃娃機的各項參數和體驗,打磨到了當下所能達到的最佳狀態。
抓取過程既帶點挑戰性又不至於讓玩家完全絕望,趣味性十足。
張年華拿著最終定型報告,找到陳耀豪:“陳生,核心的控制系統,目前最穩妥的方案還是採用rb或德國進口的繼電器模塊。
我們自己做的板子,在穩定性和耐久性上,跟進口貨比還有差距。”
陳耀豪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后,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說道:“那我們能不能想辦法繞過香江那些總代理,直接找日德的生產廠家拿貨?中間環節的利潤能省則省。”
張年華面露難色,搖了搖頭道:“劉生,國際大廠的經銷體系非常穩固。除非我們的採購量能達到一個天文數字。
否則廠家不太可能為了我們一家新客戶,就破壞他們多年建立起來的代理規則。直接找廠家,人家未必接我們這種小單。”
“那就加大採購量!”陳耀豪斬釘截鐵的決策道。
“陳生…”張年華的聲音里透著明顯的擔憂道:“我們現在手里一張訂單都沒有,倉庫空空如也。
如果現在就大規模生產囤貨,萬一…我是說萬一市場反響不如預期,這批機器堆在倉庫里,光是資金占用和倉儲成本就能拖垮我們,虧損會非常驚人。”
作為技術負責人,他更關注產品的落地,對市場前景無法像老板那樣有十足把握。
陳耀豪理解他的顧慮,但態度堅決:“張生,風險我心里有數。真要砸手里了,板子打在我身上,絕不怪你們工程部。”
“你要看清楚,娃娃機這東西,技術門檻其實不高,核心就是那套控制邏輯和機械結構。”
“我們一旦上市,只要賣得好,我敢打包票,頂多一個月,市面上就會出現一堆仿我們的『山寨機』。
他們成本可以壓得更低,價格戰一打起來,我們的市場份額會被迅速吃掉。”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打一個時間差,掙一筆快錢!想掙快錢,就得在別人還沒反應過來、生產線都沒架起來之前,把我們的機器鋪滿游戲廳、商場、電影院!
讓玩家先入為主,記住『榮耀』的牌子!所以,首批配件備貨一萬臺!這還是起步價!”
他拿起一份定型機的圖紙繼續說道:“你馬上去找採購部的李經理,一起把最終成本給我算死,精確到每一顆螺絲、每一米電線。
成本一出來,我們立刻敲定出廠價和零售指導價。時間就是金錢,耽誤不得!”
“好的,陳生。”張年華深吸一口氣。
老板的分析像點燃了他對成功的渴望,也加重了對巨大投入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