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關文,畢業香江中文大學聯合書院社會系,大學期間兼職去夜校教書,並進入無線電視臺工作。
擔任過《星辰杯校際問答比賽》節目主持,還參與了《歡樂今宵》的幕前和幕后工作。
1971年,許關文和弟弟許關杰一起出演綜藝喜劇節目《雙星報喜》,節目開播后創下當年香港電視的最高收視率,成為香江電視史上娛樂節目的經典。
真正的轉折發生在去年,被導演李翰祥選中,加入邵氏公司,主演首部電影《大軍閥》。
電影上映,恰逢香江海底隧道通車。許關文靈光乍現,竟身著軍閥戲服,領著“十三房姨太”招搖過市,驅車穿行新隧道!
這齣絕妙噱頭,瞬間引爆全城話題。
《大軍閥》以荒誕喜劇之姿,犀利剖開北洋軍閥愚昧專橫的嘴臉,不僅狂卷票房400萬港幣,打破功夫片壟斷,成為當年的三大賣座華語電影之一。
這扇門一開,便照亮了許關文未來二十年的星光大道。
然而,演員的榮光已無法滿足他。今年,許關文決意蛻變,他要成為編、導、演一體的電影作者。
嘔心瀝血之作《鬼馬雙星》劇本,被他鄭重呈至邵六叔案前。他更提出一個石破天驚的要求:與邵氏合資拍片,平分利潤!
這無異於在邵氏帝國的基石上鑿洞!邵逸夫慈善慷慨,治廠卻以“鐵腕慳吝”著稱。
彼時的邵氏,是自給自足的大片場王國,從劇本到放映,從片場到明星,皆如精密齒輪般咬合運轉。
導演明星,不過是拿固定薪水的“員工”,拍戲才得些許薄酬。
許關文竟想染指利潤?
邵六叔眼中寒光一閃,此風絕不可長!他拍案而起,以“劇本粗劣不堪”為由,斷然封死了這條路。
冷水潑頭,許關文卻未熄滅心中火種。他懷抱《鬼馬雙星》,踏上艱難的叩門之旅。
嘉禾、獨立公司、製片人……迎接他的,是無數緊閉的大門、敷衍的推諉、冰冷的拒絕。希望如風中殘燭。
這日,他拖著疲憊身軀回到家中,剛結束又一輪無果的會談。弟弟許關杰、許關英早已等候多時。
“大哥,有轉機嗎?”許關杰急切問道。
許關文苦笑搖頭,表示沒有轉機。
“大哥,這有個新聞,我覺得是我們的希望。”
這時,許關杰默默遞過一份報紙,指尖點在一條醒目標題上:“金公主院線震撼革新!
即日起廢除『包底制』,全面推行『分成制』!力挺電影人,敞開合作大門,提供資金支持!”
許關文的目光如鷹隼般攫住那幾行字,呼吸陡然急促。
他一把奪過報紙,貪婪地逐字掃過,每一個字都像火星濺落在乾柴上。死寂的客廳里,只聽見報紙翻動的沙沙聲。
終於,他緩緩抬起頭,疲憊的眼底驟然迸射出灼熱的光芒,嘴角勾起一抹久違的、帶著鋒利野心的笑意:
“收拾一下。我們去會會這位『金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