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勝利來之不易啊!”一位頭髮白的體委副主任握著霍生的手說道:“香港隊員展現出的拼搏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當晚在京城飯店舉行的慶功宴上,氣氛格外熱烈。
霍生舉杯時動情地說道:“今天我們在工人體育場看到的,不僅是八萬人的掌聲,更是血濃於水的親情。這支球隊證明了香港同胞與內地同胞心連心!”
陳耀豪在祝酒時則展現出商人的遠見,說道:“體育是增進了解的最佳媒介。今天這場勝利讓我們看到,通過體育交流,香港與內地可以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我相信,這樣的交流必將結出更多碩果。”
宴會間隙,幾位體委的年輕干部主動與陳耀豪交談。
他們好奇地詢問香港職業體育的發展模式,對陳耀豪提出的“體育產業化”理念表現出濃厚興趣。
“商業贊助不是簡單地投錢。”陳耀豪耐心解釋道:“而是要建立完整的產業鏈,從青少年培養到職業聯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其中一位戴眼鏡的干部若有所悟,說道:“您的見解讓我們很受啟發。
其實我們正在研討體育改革方案,您說的這些市場化思路,或許正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這場原本單純的足球賽事,正在悄然開啟一扇新的大門。
陳耀豪敏銳地意識到,體育或許能成為他融入內地發展的獨特切入點。
看著宴會廳內相談甚歡的兩地人士,他仿佛已經看到,一條全新的道路正在腳下延伸。
窗外,長安街上的燈火與天安門廣場的紅色燈籠交相輝映,見證著這個不平凡的夜晚。
而在宴會廳內,香港足球的歷史性勝利,正悄然轉化為推動兩地交流的強勁動力。
七月九日上午,陽光透過古樸的槐樹灑下斑駁光影,兩輛黑色轎車緩緩駛入燕園。
京城大學西門那對著名的石獅靜默佇立,朱漆大門上鎏金匾額在晨光中熠熠生輝。
校長辦公室主任早已在臨湖軒前等候,見到車隊便快步迎上。
陳耀豪與霍生在工作人員引導下走出車門,立即被這座百年學府的深厚底蘊所感染。
未名湖畔書聲瑯瑯,博雅塔下學子匆匆,處處透著求知若渴的氣息。
“歡迎陳先生、霍先生蒞臨北大!”周培源校長帶著幾位系主任親自在辦公樓前相迎,他身著樸素的中山裝,笑容溫厚,“得知二位要來,我們的師生都很期待啊。
在簡樸卻不失莊重的會客室里,雙方進行了親切交談。
陳耀豪環顧四周,注意到墻上懸掛的校史照片,以及書架上密密麻麻的外文典籍,不禁感嘆道:“北大不愧是最高學府,這里的學術氛圍令人敬佩。”
“國家要發展,教育必須先行。”周校長懇切地說道:“只是目前我們的實驗設備還比較落后,很多研究還停留在理論階段。”
這時,陳耀豪隨即鄭重地說道:“周校長,這次我們特意準備了一份薄禮。
除了已經運抵的一百臺彩色電視機,我還將向北大捐贈價值一千萬港幣的科研儀器。”
會客室里頓時一片寂靜,幾位系主任面面相,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周校長扶了扶眼鏡,聲音有些顫抖:“陳先生,您說的是。。。。。。一千萬港幣?”
“正是。”陳耀豪從容不迫地說道:“你們可以列出一個清單,價格在一千方港幣以內,我可以給你們去採購,並用陳振南基金會的名義捐贈給你們。
,這次捐贈是陳耀豪臨時起意,但他心中也早有復稿。
至於為什么不直接捐現款,這個時候百之百落不到北大頭。如今捐贈設備,都不敢保證有多少真正落到他們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