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惜珍卻仍抱有一絲僥倖,嘴硬道:“大哥,你也太看得起他了!我們的讀者基礎是實打實的!
他們靠歪門邪道拉來的客戶,忠誠度能有多高?我看他撐不了多久就得現原形,銷量跌破十萬是遲早的事!”
話雖如此,他眼中卻沒了往日的篤定。
………
翌日,上午。
香港報業公會駐地,一場閉門會議氣氛嚴肅。
胡仙作為召集人和行業領袖,主持會議。
馬氏兄弟、其他重要報社的老板或代表濟濟一堂,目標空前一致,遏制《朝陽日報》的“不正當競爭”。
會議效率極高。在巨大的共同威脅面前,往日的齟齬似乎都暫時擱置。很快,兩項措辭強硬、代表行業集體意志的決議新鮮出爐:
決議一:全體會員報社一致同意,堅決維持現行劃一的中文報紙零售定價機制(每份0。2元),反對任何形式的變相降價行為!
決議二:強烈譴責並堅決反對任何報社以變相減價作為宣傳手段,擾亂市場秩序、損害行業健康發展!
矛頭所指,清晰無比,直指《朝陽日報》!
決議一經公布,如同在已經沸騰的輿論油鍋里又潑進一瓢冷水,瞬間炸開!
各大通訊社、電臺第一時間播報了這條新聞。
下午出版的各家晚報,更是毫不吝嗇地將“報業公會聯合聲明譴責《朝陽日報》”、“十九家報社聯手抵制變相降價”、“《朝陽日報》不正當競爭手段曝光”等聳動標題放在了頭版或顯要位置。
街頭巷尾,茶樓酒肆,議論的焦點瞬間從《朝陽日報》的“十五萬奇蹟”轉向了這場突如其來的行業風暴。
“哇!原來是這樣!難怪《朝陽日報》賣這么便宜,報攤主還這么賣力推銷!原來是變相免費送啊!”恍然大悟的聲音到處都是。
“我就說哪有這么大的便宜事!原來是耍人玩!”有人帶著被欺騙的憤慨說道。
“不過話說回來,免費派送好像不犯法吧?報業公會的決議,有法律效力嗎?”也有人提出疑問。
“法律效力是沒有,但他們是行業大佬啊!你不給面子,以后怎么在這行立足?gg商怎么看你?供貨商怎么看你?會很麻煩的!”明白人點出了其中的要害,那就是行業規則和潛規則帶來的巨大壓力。
………
維港文化,陳耀豪辦公室。
報業公會的聯合聲明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湖中,漣漪已擴散至全城。
陳耀豪深知,這場由“變相減價”引發的風暴,拖字訣已到盡頭。
《朝陽日報》作為新晉玩家,若想長久立足,不可能徹底無視行業公會的集體意志。
他看著站在面前的杜辰逸,這位總編輯臉上雖帶著壓力,眼神卻透著一股躍躍欲試的銳氣。
陳耀豪有意考校,沉聲問道:“公會那邊已經出牌,我們最多再拖幾天,就得結束『免費』策略。
退場之后,如何維持勢頭,不讓銷量斷崖下跌?你有沒有什么對策?”
他有自己的全盤計劃,但更希望看到手下獨當一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