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你也必須做透區域調研,”陳耀豪語氣嚴肅,“競爭白熱化的地帶多發,一般區域則控制發放量,精準投放。若再出紕漏,你來負責。”
“是,陳生。我會親自跟進。”
午后,北角的春秧街市集人聲鼎沸,熙熙攘攘。
百佳超市門口支起了一個鮮紅色的促銷攤位,“滿50減10”的醒目橫幅在微風中輕輕飄揚。
幾名身穿整齊制服的促銷員正熱情地向過往行人派發優惠券。
“阿姨,拿張券吧!買菜也能用!”一位年輕的促銷員將一張彩色優惠券塞進剛買完菜準備回家的陳太太手中。
陳太太停下腳步,推了推老鏡,仔細端詳著券面上的小字:“真的減十塊?有沒有隱藏條款啊?不會又要買滿幾百塊才能用吧?”
一旁拎著菜籃子的李太太湊過來看了看:“我看看-,真的寫著滿50就減10塊呢!不過他們家的東西平時賣得貴,減完可能還不如街市便宜!”
幾位主婦圍成一團,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百佳終於知道做促銷啦?”
“不就是套路嘛,讓你進去多買點!”
“不過說真的,如果買油買米,減十塊還挺劃算的——”
就在主婦們還在權衡利弊時,中環寫字樓間樓下的7-11便利店也迎來了午間高峰。
穿著筆挺西裝的白領們魚貫而入,很快注意到了收銀臺前新設的優惠券架。
“哇!滿30減5?”投行助理cathy拿起一張設計精致的優惠券,驚訝地對同事說:“連7-11都推出滿減券了,真是從來沒聽說過!”
旁邊的kevin正在買午餐三明治,聞言笑道:“這下好了,每天買咖啡都能省一點。不過你說他們突然這么大方,是不是要有什么大動作?”
金融才俊ale笑著道:“如果我每天午餐都在這兒買,一個月能省下150港幣,一年就是1800
港幣!這優惠力度不錯啊。”
短短一個下午,印著百佳和7-11標識的優惠券就像蝴蝶一樣飛遍了港島南北。
不論是市井街坊還是精英白領,都被這種新鮮的促銷方式吸引了目光。
有人懷疑是商家的頭,有人已經開始盤算如何最大化利用優惠,但無論如何,陳耀豪的第一步棋,已經成功引起了全城的討論。
就在百佳和7-11的優惠券如彩蝶般飛遍港九的同時,這場突如其來的促銷風暴在不同角落激起了截然不同的漣漪。
在灣仔道經營了“昌發雜貨”超過二十年的劉老板,此刻正站在自家店門口那略顯褪色的遮陽棚下,望著馬路對面百佳超市門口熙熙攘攘的人流,眉頭鎖成了深深的“川”字。
初夏午后的陽光有些刺眼,照在他沁出細汗的額頭上,他卻渾然不覺,只是死死地盯著對面。
他那雙因常年搬運貨物而粗糙發黃的手,正緊緊捏著一張員工剛剛小跑著取回來的優惠券,紙張邊緣已被他捏得微微發皺,指尖甚至因為用力而有些發顫。
“瘋了吧!哪有這樣做生意的?”他終於忍不住從牙縫里擠出這句低聲的咒罵,聲音乾澀而壓抑。
他轉過頭,對著店里正在默默清點存貨的妻子說道,語氣里帶著一種難以置信的憤和深深的無力感:
“他們這些大集團,根本不在乎一時虧本,就是要用錢砸死我們!這種價格戰,我們怎么跟得起?我們賣一箱油才賺幾個銅板?”
正說著,隔壁糧油鋪的李老板也憂心地湊了過來。
他撩起圍裙擦了擦手,臉上的皺紋仿佛在這一下午又加深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