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幾天后。
維港中心,頂層辦公室。
陳耀豪手中拿著一份剛由梁宏遞交的調查報告,紙頁在指尖沙沙作響。
內容關乎美國永高公司在港資產詳情一一不僅涵蓋位於中區的希爾頓酒店,還包括南洋峇里島上的一座五星級凱悅國際酒店。
1973年爆發的石油危機,像一場猝不及防的海嘯,席捲全球。
香江作為高度依賴貿易的國際自由港,首當其衝經濟低迷、旅游業受創,酒店入住率持續走低,連帶企業資金吃緊、股價滑坡,永高公司亦難獨善其身。
陳耀豪放下文件,抬眼望向梁宏,語氣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如果我們這時出手收購永高,你怎么看?”
“收購永高?”梁宏明顯一愣,眼底掠過一絲訝異,說道:“這確實是一筆優質資產,但老板您怎么知道美資有意出售?
怎么知道的?
答案其實藏在另一個名字里,當然就是李加成。
那間希爾頓酒店,在另一個時空里,將會易主改姓,化作日后名震香江的“長江中心”。
陳耀豪自然不便明言,只淡淡一笑,語氣穩健:“偶然得來的風聲。這幾年香港經濟不振,希爾頓的入住情況一直不佳,資金煉緊張是必然。美資撤退,也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
梁宏沉吟片刻,恍然有所悟,說道:“您說得對。現在地產市場剛開始回暖,希爾頓又占著中區黃金地段此時套現離場,對他們來說確實是步好棋。但真就這么捨得?”
“正因為行情回暖,才更容易賣個好價錢。再加上美資對香港未來信心不足,這消息可信度不低。”
陳耀豪身體微微前傾,語調漸沉,說道:“目前也許還只是猜測,但我們必須提前部署,絕不能錯失先機。”
這一次,他決意要在李加成察覺之前,拿下永高公司。
梁宏仍有些猶豫道:“陳生,目前永高並未公開尋求出售,市場上似乎也還沒有其他買家凱艦。”
“香江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陳耀豪語氣轉厲,目光如炬的說道:“一旦消息公開,競逐者眾,到時再想得手,代價就不是今天這個數。我們要做的,是靜默出擊、一舉定局。”
“明白,陳生。”梁宏肅容應聲,他清楚老板所言非虛。
陳耀浩靠回椅背,神色冷靜如深海。
在香江的富豪中,他深知李家成不可小,以敏銳和果斷著稱,一旦嗅到商機,絕不會手軟。
當然,這個項目在后世來看,永高公司對他是可有可無的項目。
在他記憶里,這一役若無人競爭,李加成最終將以二億三千方港幣得手。可單是希爾頓腳下那片地皮,未來就遠不止這個價。
如今黃埔集團剛得到滙豐銀行的鼎力支持,資金不是問題,時機正正好。
這一局,他不僅要搶先,更要拿穩,把李家成徹底鎖死在柴灣和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