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需要說明的是,這個『1w+』是購買人次的累計,並不等同於最終商品交易總額。”
“具體銷售金額還在統計中,后續會提供詳細報告。”
“!”
陳莽讀懂了張經理的潛臺詞。
一桶5磅裝的cpt金牌乳清蛋白,官方售價要三四百塊錢。
但絕不代表他這里的交易金額就有三四百萬了。
這里面絕大部分的成交,恐怕都集中在品牌方為了沖銷量、拉新客而設置的『鉤子產品』上。
比如幾十塊錢一袋的試用裝蛋白粉、運動搖杯、bcaa小份裝或者品牌毛巾之類的周邊。
至於張經理提到的“號召力比職業選手還要高”這一點,陳莽確實是始料未及。
這種大品牌合作的達人不止一位,這再正常不過。
陳莽也只能說練得好,不代表會營銷。
就陳莽這種愛健身的大胃王人設,肯定是比單純的運動員要討喜的。
說白了,粉絲可能覺得他更像一個“自己人”,他推薦的東西,試試也無妨?
sg運動服飾那邊的初步反饋也差不多,轉化率同樣喜人。
不過sg的價格定位,讓陳莽每次看到都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幾句。
“sg的東西,好看是好看,設計感是強……但這價格也是真敢標啊!”
一件基礎款的純健身背心,標價赫然寫著“¥199”。
“就這?一件背心兩百塊?搶錢呢?”
捫心自問,要不是品牌商給他發了樣品,陳莽自己肯定不會買這么貴的背心。
在他的消費觀里,這種訓練背心的核心訴求就是:“合身,吸汗,顯身材!”
這玩意,能穿不就行了。
pdd二十塊一件的老頭背心不香嗎?
一次買五件,輪著穿,穿壞了也不心疼!
但轉念一想,品牌定位不同,各取所需吧。
sg能賣出去,說明總有認可它價值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