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莽停好車,看著眼前嶄新整潔的教學樓和飄揚的國旗,又想起剛才穿院而過的經歷,忍不住吐槽:
“剛哥啊剛哥……你早說終點是希望小學不就完了!整得跟地下黨接頭似的!”
他搖頭失笑,推門下車,山鄉特有的清新空氣撲面而來。
陳莽對於鄉村小學的印象還停留在破爛的桌椅,漏風的玻璃,大家點著油燈上晚自習這樣刻板的想像里。
結果到了一看,才發現並不是。
紅白相間的嶄新三層教學樓在陽光下格外醒目,窗戶玻璃擦得鋥亮。
雖然操場不大,但鋪著平整的彩色塑膠跑道,中間是簇新的人工草坪小足球場,邊上還立著嶄新的籃球架。
走進大門就能聽見孩子們的郎朗讀書聲。
“莽弟!這邊!”王威剛洪亮的聲音在不遠處響起。
他和助理一行人正站在教學樓前的旗桿下,笑著朝陳莽揮手。
陳莽快步走過去,目光還在好奇地打量著這所“超乎預期”的學校。
王威剛顯然注意到了他的神情,帶著點促狹的笑意問:“怎么樣?是不是感覺跟你腦子里想的……不太一樣?沒那么慘兮兮吧?”
陳莽如實坦誠地點了點頭。
“這些年,多虧了社會上很多好心人,還有不少慈善組織的持續資助,像我們鼓樓山鄉希望小學這樣的地方,硬體設施其實已經不算太缺了!課桌椅、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運動場……該有的基本都有了。”
“那……缺什么?”陳莽順著話頭問,目光掃過安靜的校園。
王威剛瞅了陳莽一眼,右手抬起,食指不輕不重地點了點他的胸口:“缺什么?缺你這樣的大學生!缺上課的老師!”
“嗨!這樣的話,剛哥你早說啊,我多帶上幾個朋友一塊過來!”
“你?還有你那些朋友?你們能在這兒呆多久?一個周末?一個月?一個學期?”王威剛笑著反問。
“教育是細水長流,需要的是穩定、持續的陪伴。孩子們今天認識了熱情的小陳老師、小李老師,下周、下個月,老師可能就換人了,甚至不來了。這種頻繁的變動,對孩子們建立安全感和穩定的學習習慣,其實……未必是最好的。”
“所以……”陳莽順著說,“我們可以換個思路?把這里的真實情況拍下來,做成內容,發到網上去!”
“用我們的帳號。讓更多人看到,現在的鄉村小學,缺的不是書本桌椅,而是愿意長期留下的好老師!
去呼吁那些有教育理想、愿意投身鄉村教育的人,看到這里的機會和孩子們的期盼!讓『需要老師』這個聲音,傳得更廣,更有力!”
王威剛眼睛一亮,攬著陳莽的肩膀,轉身朝教學樓走去,步伐都輕快了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