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氣氛僵住,陳莽沒多廢話,徑直走到空著的臥推架前。
他隨手撥弄槓鈴片——咔噠、咔噠——兩邊各加了兩片20公斤的鈴片(加上槓鈴桿自重,正好100公斤)。
這個重量,對現在的陳莽而言,純粹是熱身級別。
在林戰沉靜如水的目光注視下,陳莽深吸一口氣,穩穩下放,爆發推起!
在旁人看來陳莽的動作標準得如同教科書演示——槓鈴軌跡筆直,節奏控制精準,核心繃緊如鐵板。
一個、兩個、三個……直到第十二次推起,他才將槓鈴穩穩落回架子上,氣息甚至都沒亂。
“臥槽!大佬擱這兒做有氧呢?!”
“不是哥們兒!你這讓我還練個der啊!降維打擊是吧!”
“謝邀,已經去網上下單瑜伽褲了……”
周圍瞬間炸開了鍋,驚嘆和哀嚎混作一團。
陳莽被這群活寶逗得嘴角直抽,差點沒繃住笑出來。
然而,站在一旁的林戰卻微微閉上了眼睛,似乎在腦海中回放剛才的每一個細節。
幾秒鐘后,他睜開眼,聲音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精準,瞬間壓下了場內的喧鬧:
“核心繃得不錯,啟動爆發力也夠。”
他先肯定了基礎,隨即話鋒一轉,手指精準點向陳莽的肩背連接處。
“但你的肩胛骨,在推起后半程,穩定性掉了。
這導致你胸大肌下束的募集感不足,力量傳導有點散。”
他又指了指陳莽的手腕:“手腕角度在最后三下有點塌,小臂代償多了。重量對你輕,但細節不到位,練久了反而容易傷關節。”
一針見血,直指要害。
剛才還嬉笑驚嘆的學員們瞬間屏息,看向陳莽的眼神里多了幾分“原來大佬也會被挑刺”的微妙平衡感。
林戰的話音剛落,陳莽眼中瞬間迸發出驚喜的光芒!
真pro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他這兩年的訓練可不是瞎練。
本身就是醫學生,解剖學就有基礎。
為了吃透這行,他還硬啃完了磚頭厚的《健身營養全書》和《力量訓練原理與實踐》,把理論底子夯結實了,才敢去健身房當教練。
林戰剛才指出的“肩胛穩定性”和“手腕角度”問題,正是書中提過、他自己卻一直沒徹底參透的細節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