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家里決定,由黃老栓出面,用黃建國未來一段時間的一部分工分做抵押,從前村老孫家換回了四只半大的、已經能看出是母雞的雞崽。
這幾乎是目前條件下能想到的最穩妥、最不引人注目的辦法了。
當四只嘰嘰喳喳的半大雞崽被放進雞窩時,老黃家的養殖業算是邁出了堅實且“合法”的一步。
加上原有的和老神仙賜予的,雞群數量悄然達到了十來只,在這個年代的農家,已算是不小的規模。
黃小麥看著熱鬧的雞窩,心里明白,這只是開始。
雞多了,飼料消耗會更大,疾病防控也要提上日程。
她繼續小心翼翼地用“超市”的飼料進行補充。
同時開始留意有沒有關于雞病防治的土法子可以“借鑒”。
比如用大蒜水、馬齒莧等拌料。
這些在《赤腳醫生手冊》或類似的農村科普小冊子上都能找到依據,不容易惹人懷疑。
黃偉軍的賣雞蛋事業也隨著雞群擴大而“蒸蒸日上”。
他不再只依賴公社的老王,開始嘗試著在附近的幾個村子偷偷售賣。
雖然風險大了點,但價格確實能稍微高一些。
他甚至還用雞蛋換回過一小塊顏色鮮亮的的確良布頭,把黃美麗高興壞了。
王秀英看著家里日漸興旺的雞群和開始流動的活錢,臉上的笑容多了,對“老神仙”越發虔誠,每天早晚都要在心里默默感謝一番。
她甚至開始盤算,等這批雞都開始下蛋,攢下的錢除了日常用度,是不是可以攢起來,將來給孫子娶媳婦,或者……翻修一下這快趴架的老房子?
然而,在這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勢下,李青青的沉默卻像一片揮之不去的陰云。
她冷眼看著雞群不合常理的生長速度和產蛋率,看著黃小麥那些看似天真無邪、卻總能恰到好處解決問題的舉動,心中的疑團越滾越大。
她不再僅僅只是觀察。
開始有意識地收集證據。
她偷偷藏起了一點雞食,那味道和質地,與她所知的所有農家飼料都不同……
但她還不確定,而且這所謂的老神仙的確幫了家里,不僅日子過得好了,家里人也都變好了。
所以她沒有挑明這件事。
皖北平原的天空下,老黃家的日子仿佛注入了新的活力,雞鳴聲此起彼伏。
但黃小麥知道,真正的考驗,或許才剛剛開始。
如何在這個集體主義色彩濃厚的時代,小心翼翼地經營這份小小的家庭副業。
她不是女主,沒有那么多的見識和張嘴就來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