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的成功孵出,不僅擴大了雞群的基數。
更重要的是,它也讓老黃家在壓抑中,重新看到了一點切實的可以抓在手里的盼頭。
黃小麥知道,這只是小小的第一步。
但至少,希望的火種,又一次在這個普通的農家小院里,頑強地燃燒起來。
開春后的皖北平原,風沙依舊不小,吹得人臉上干巴巴的。
地里的麥苗好不容易熬過了冬,稀稀拉拉地返著青,遠遠看去,黃土還是主色調。
老黃家的日子,就在這看似一成不變的黃土地上,繼續著它的瑣碎與波瀾。
新孵出的小雞崽子成了王秀英的眼珠子,天天寶貝得不行。
雞群擴大了,雞多了,嘴也多了,吃的也就多了。
每天剁野菜、拌雞食的活兒也重了些。
這種事情自然落到家里兩個兒媳婦兒身上。
剁野菜、拌麩皮的活兒壓得馬桂枝和劉招娣腰都直不起來。
馬桂枝倒沒什么意見,畢竟這是自家閨女提出來的法子,而且平時干活也是干,多做點也沒事。
劉招娣可不一樣的想法,心里不滿,可又沒人能說心里話。
這樣一來,黃美麗倒是一個不錯的對象。
她私下里難免就開始和黃美麗嘀咕兩句。
這天,劉招娣一邊哐哐剁著老菜幫子,一邊跟黃美麗咬耳朵:“媽真是魔怔了!
瞅瞅這雞食,又是碎米又是細料的,比人吃的都金貴!
那死丫頭片子瞎咧咧兩句,她就當圣旨供著!”
“瞧那精細勁兒,不知道的還以為喂的是金鳳凰呢!”
黃美麗可不管怎么養雞喂雞,她只想著吃雞蛋。
而且這粗活累活也輪不到她干,她嘆了口氣安慰大嫂:“大嫂你少說兩句吧,雞養好了,下蛋多,對家里也好。咱們都能吃上雞蛋不說,還能賣出去。”
話是這么說,劉招娣看著自己因為常年勞作而粗糙開裂的手,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黃美麗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她老閨女一個吃喝都賴在家里是一比大開銷。
她家閨女小荷年紀也不小了,整天愁云慘淡不爭不搶,她當娘的心里跟刀絞似的。
她也要給小荷提前物色物色,看看旁邊那個村子有合適的。
李青青依舊是那個悶葫蘆,該干活干活,該吃飯吃飯,不多言不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