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價格低,還要碰運氣,但至少安全啊!
王秀英眼睛一亮,隨即又黯淡下去:“供銷社收的少,要求還高,咱家這點蛋……”
“總比爛在家里強,也比冒險強。”
李青青淡淡地說完,便不再言語,轉身回了自己屋。
黃小麥看著小嬸的背影,心里五味雜陳。
但無論如何,供銷社這條路,成了老黃家雞蛋目前唯一可行的出路。
雖然利潤微薄,但勝在安全。
黃偉軍經過這次教訓,也老實了很多,不敢再瞎折騰。
雞還在下蛋,生活還要繼續。
只是,那股因養殖帶來的蓬勃朝氣,仿佛被這場風波澆了一盆冷水,變得謹慎而壓抑。
黃小麥知道,她必須重新規劃,尋找更隱蔽、更安全的積累方式。
指望雞蛋發家致富,在這個環境下,看來是行不通了,至少明面上不行。
風吹過院落,帶著涼意,也吹散了老黃家剛剛燃起不久的那點熾熱希望。
前路,似乎又變得迷茫起來。
開春才兩月。
皖北平原的風里還帶著料峭的寒意,遠沒到夏日炎炎的時候。
地里的麥苗剛返青,稀稀疏疏地覆蓋著黃土,視野一片空曠。
老黃家院里的那點綠意和生機,多半還是來自角落里日漸壯大的雞群。
自從黃偉軍賣雞蛋差點被抓個典型后,老黃家上下如同被霜打過的茄子。
尤其是黃偉軍本人,徹底蔫兒了,整天唉聲嘆氣,覺得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那包“經濟”煙也抽不起了。
王秀英更是把雞窩看得比什么都緊,數雞蛋像數金豆子,一個都不敢輕易讓黃偉軍再往外拿。
活錢來路眼看要斷,一家人剛嘗到點甜頭的日子又緊巴起來,氣氛難免有些沉悶。
這天,王秀英揣著攢了三四天的八個雞蛋,猶豫了半晌,最終還是決定去公社供銷社碰碰運氣。
她沒讓黃偉軍去,怕他再惹事,自己挎著蓋了藍布的籃子,帶著幾分忐忑出了門。
供銷社里人來人往,柜臺后的售貨員穿著藍布工作服,臉上沒什么表情。
王秀英擠到副食品柜臺前,陪著小心問:“同志,咱這兒……收雞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