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小雞崽能這么齊整?毛色能這么均勻?
那黃小麥甚至老黃家以后不就想要啥就要啥了?
真那么神?
以前她小時候,家里還富足著,她不是沒見祖父和長輩找大師和祖先通靈。
但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多半最后也就圖一個心理安慰。
老黃家祖宗真那么厲害?
但她聰明地沒有開口,只是將這疑點再次默默記下。
小雞崽被小心翼翼地安置進了新雞窩。
黃小麥的“科學(xué)”喂養(yǎng)范圍也隨之?dāng)U大。
她更加小心地控制著“營養(yǎng)飼料”和微量元素的比例。
把這些混合在碾碎的谷糠、野菜和刷鍋水里,確保雞群既能健康成長、多下蛋,又不會顯得過于超常。
日子一天天過去。
在老黃家精心的照料下,原有的幾只母雞下蛋穩(wěn)定。
新來的六只小雞崽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茁壯成長,羽毛漸豐。
黃偉軍賣雞蛋的業(yè)務(wù)也熟練起來。
他確實有點小聰明。
跟公社那個收雞蛋的老王混熟了,偶爾還能用雞蛋換回點緊俏的肥皂頭、火柴什么的。
他嘗到了甜頭,往公社跑得更勤了。
雖然王秀英盯得緊,賣雞蛋的錢大部分都要上交,但他總能摳出點零頭滿足自己的煙癮或聽書欲望。
一次家庭會議上,他甚至提出:“娘,等這批小雞長大了,下的蛋多了,光靠老王吃不下,咱們是不是能往更遠(yuǎn)的集上走走?價格能更好點!”
這個提議讓王秀英心里又是一動,但她還是壓下了冒進的念頭。
“先把眼前顧好!樹大招風(fēng),懂不懂?”
黃小麥看著家里逐漸擴大的雞群,和小叔越發(fā)活絡(luò)的銷售思路,心里踏實了不少。
養(yǎng)殖業(yè)的雛形,算是初步建立了。
這不僅僅是多幾個雞蛋的問題。
而是讓這個家有了除了土地之外的、一點點抵御風(fēng)險的能力和積累財富的希望。
她看著院子里追逐嬉戲的小雞,和因為生活有了新盼頭而顯得忙碌又充滿生氣的家人,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然而,她也感覺到小嬸李青青看向雞群時,那愈發(fā)深沉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