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前行不久,管道開始向下傾斜。東來再次停下,將耳朵貼在管道上:“我之前就在這附近,聽到了震動聲,還有隱約的人聲,只是太吵了,我聽不清。”
夭裊也俯身將耳朵貼上去,冰冷的觸感襲上耳廓,伴隨著一種沉悶的嗡嗡聲,還有輕微的震感。
“東來,這震感有規律,好像是摩斯碼。”夭裊驚喜地繼續聽,咚…咚咚…咚…翻譯過來就是:收到請回答。
東來同樣反應過來,馬上掏出手電,跟著敲起來:我們是指揮部,有人嗎?
一秒,兩秒……時間被無限拉長。就在夭裊懷疑自己的判斷時,咚…咚…咚…咚…,H是什么鬼?
“可能是波長衰減,他們想敲的是Y,就是yes。”東來猜測道,隔了幾秒,對方又發來完整的yes。
沒錯了,東來臉上也綻放出光彩,立刻回以確認的摩斯碼。并繼續問答:你們是幾號避難所?
他們答:三號。
可惜由于周圍的雜音干擾,每一個字母,每一個單詞都需要反復確認。在這種費時低效的溝通中,關鍵信息被一點點拼湊起來。
三號避難所比其他的避難所要小很多,更像一個加固過的設備間,他們屋里有屋里有七人,狀況良好。
屋里有一臺大功率軍用電臺,但不敢開機,生怕敵人摸過來,因為他們的入口非常不隱蔽,現在拿了一張桌子頂著。
同時還有若干防爆盾和多套敵人的黑色作戰服,以及相關的配套設備。
電臺!夭裊靈光一閃,如果能把電臺換到沒有電磁干擾的房間,那是不是就可以實現遠距離的通訊,而且加上三號那的敵人作戰服,完全可以實現滲透了。
她通過東來,向下方傳遞了指揮中心的現狀和初步計劃,并要求他們保持隱蔽,保護好關鍵裝備,等待進一步的協同指令。
當下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擺在夭裊和東來面前——如何進入這個設備間,獲取重要裝備?
“先回去,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嗎。”夭裊慢慢往回爬。
回到指揮中心,夭裊立刻將三號的情況告知林蕓和張猛。
“電臺和作戰服!太好了!”林蕓眼睛瞪得溜圓,“如果能拿到這些,我們的行動計劃成功率能提升三成。”
“當務之急是建立一條綠色運輸線。”夭裊眼底劃過一絲精光,“馬上聯系其他避難所,讓他們選出跑得最快,擅長潛行的人,我們組一個潛行小隊。”
“好。”林蕓轉頭看向張猛,“張猛,你算一算,離游泳池最近的出口是哪里,然后他們巡邏的頻率是多少?窗口期有多久?”
張猛思索了一下:“離游泳池最近的出口應該是四號避難所的出口,那邊巡邏的時間很規律,兩人小組,每隔23分到25分鐘一定經過一次,每次停留觀察不超過15秒。最近一次是……7分鐘前。”
“天亮了,我們的潛行難度會加大,下一個窗口是16分鐘后。這是我們的第一個時間錨點。”夭裊在白板上寫下時間間隔。
“你們別忘了還有無人機,那個也很麻煩。”東來提醒道。
“無人機巡航有周期嗎?”林蕓追問。
張猛回道:“不像巡邏隊那么固定,大概每40-50分鐘會有一架飛過我們這片區域上空,滯空時間大約5分鐘。不過它有熱感應,是比較棘手。”
“對了,二號不是有干擾器嗎,我去改造一下,就能對付無人機了。”東來一拍大腿。
“快去,把六號的備用無人機也帶上,到時候勾引一下,再破壞。”林蕓打了個響指。
計劃風險極高,但收益同樣巨大。